[发明专利]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9390.4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汶轩;赵广石;潘廷勇;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25/48 | 分类号: | G10L25/4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实施例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待翻译音频数据,对该待翻译音频数据进行存储和播放;录制同声传译人员的声音信号,以生成并存储该声音信号对应的目标音频数据;对该目标音频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该同声传译人员的等级,并生成用于指示该等级的等级信息;将该等级信息进行存储。该实施方式提高了所存储的等级信息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员通常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在不同的场景下,通常需要有效地选择出不同水平的同声传译人员。
现有的方式,通常是通过对同声传译人员进行预先考试,来确定同声传译人员的等级,并存储各同声传译人员的等级信息。然而,由于同声传译人员所擅长领域存在差异、以及业务水平随时间变化等因素,导致预先所存储的同声传译人员的等级信息与同声传译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不符合,从而造成所存储的等级信息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储的等级信息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的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与第一终端通过视联网通信连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待翻译音频数据,对待翻译音频数据进行存储和播放;录制同声传译人员的声音信号,以生成并存储声音信号对应的目标音频数据,其中,声音信号为同声传译人员对所播放的待翻译音频数据进行同声传译的过程中所发出的声音信号;对目标音频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同声传译人员的等级,并生成用于指示等级的等级信息;将等级信息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终端和服务器通过视联网通信连接,服务器分别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视联网通信连接;以及在录制同声传译人员的声音信号,以生成并存储声音信号对应的目标音频数据之后,方法还包括:将目标音频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目标音频数据转发至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第二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目标音频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同声传译人员的等级,包括:对目标音频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目标音频数据的流畅度、清晰度和准确度,其中,流畅度、清晰度和准确度分别为位于预设数值区间的数值,预设数值区间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数值子区间,各数值子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等级;确定流畅度、清晰度和准确度的平均值,将平均值所位于的数值子区间作为目标数值子区间,将目标数值子区间对应的等级作为同声传译人员的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目标音频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目标音频数据的流畅度、清晰度和准确度,包括: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目标音频数据的流畅度:确定目标音频数据中的异常数据的时长,并作为目标时长;确定目标音频数据的总时长与目标时长的差值,并确定差值与总时长的比值;确定比值映射至预设数值区间后的第一数值,将第一数值确定为目标音频数据的流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目标音频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目标音频数据的流畅度、清晰度和准确度,包括: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目标音频数据的准确度:将待翻译音频数据输入至预训练的第一语音识别模型,生成第一语音识别结果,其中,第一语音识别模型用于对第一语言的语音进行语音识别,第一语言为待翻译音频数据对应的语言;将第一语音识别结果输入至预训练的翻译模型,生成翻译结果,其中,翻译结果用于将第一语言的信息翻译为目标语言的信息,目标语言为目标音频数据对应的语言;将目标音频数据输入至预训练的第二语音识别模型,生成第二语音识别结果,其中,第二语音识别模型用于对目标语言的语音进行语音识别;确定翻译结果与第二语音识别结果的相似度,确定相似度映射至预设数值区间后的第二数值,将第二数值确定为目标音频数据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9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