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8807.5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锐海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新能源 充电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壳体、充电桩主体、升降组件、上减震组件和下减震组件,所述壳体前后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固定板和两个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二滑杆,所述壳体的前后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铰接有顶部盖板,所述壳体的后侧外表面设置有驱动气缸;本发明设计巧妙,操作方便,能将充电桩主体伸出和收回壳体,避免了充电桩主体遭到外部风雨以及灰尘的侵袭,保证了使用寿命,同时在充电桩主体外侧设置壳体,提高了安全防护,避免了丢失的风险,安全可靠;通过上减震组件和下减震组件使用,为充电桩主体升降过程中提供减震,充电桩主体由于碰撞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充电桩它的功能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很相似,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提高,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新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喜爱并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目前,大多充电桩基本直接裸露在室外,经常遭到风雨的侵袭,而且表面容易堆积灰尘,当灰尘进入充电桩内部时,很容易造成内部零件磨损或者元件短路,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一般充电桩的周围并没有遮挡物,安全防护性能较低,当充电桩遭受到碰撞时,容易导致损坏,从而造成维修成本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驱动气缸进行驱动,通过连接套环、第二固定杆和固定连接板相互作用,使顶部盖板打开和关闭,通过升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通过升降拉绳带动安装底板升降,从而带动充电桩主体升降,能将充电桩主体伸出和收回壳体,避免了充电桩主体遭到风雨的侵袭,防止灰尘进入充电桩主体内部造成内部零件损坏,保证了该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充电桩主体外侧设置壳体,提高了安全防护,避免了丢失的风险,安全可靠;通过上减震组件和第三挡板配合使用,并在第三挡板的底面设置缓冲垫,对充电桩主体上升过程中提供缓冲,避免充安装底板与第三挡板直接碰撞对充电桩主体造成损坏;通过在安装底板的底面设置下减震组件,在充电桩主体与壳体的底壁接触时为其提供减震,避免充电桩主体下降过快与壳体的底壁碰撞导致充电桩主体受损;通过在壳体的四周外表面均设置防护网,对充电桩形成进一步的防护,避免壳体遭受碰撞从而导致其内侧充电桩主体以及零件损坏,通过在壳体的四周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通过螺栓与底面固定连接,有效保证了该充电桩的工作稳定,同时避免了丢失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防护的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桩主体、升降组件、上减震组件和下减震组件,所述壳体前后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固定板和两个上固定板,且两个下固定板和两个上固定板均呈对称分布,所述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二滑杆,所述壳体的前后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位于两个上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三挡板的下方均设置有相应的导轨,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铰接有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连接板,且两个所述固定连接板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连接板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部套设有连接套环,所述壳体的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上端与连接套环固定连接;
所述充电桩主体设置于壳体的内侧,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底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表面相对设置有两个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位于充电桩主体的表面下侧边缘处且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且两个连接座在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呈相对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锐海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锐海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8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