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智能开启和个性化服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8559.4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川;郝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B60R25/04;B60R16/037 |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智能 开启 个性化 服务 方法 | ||
1.一种车辆智能开启和个性化服务方法,用于汽车中,所述汽车包括:包括:生物识别模块、存储模块、反馈模块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驾驶员ID号,以及每个驾驶员ID号对应的个性化设置;所述生物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驾驶员身份,在驾驶员身份识别通过的情况下,会得到对应的驾驶员ID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个性化设置,对车辆的相应功能进行调整;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对车辆的状况进行反馈响应;
所述一种车辆智能开启和个性化服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S101:当驾驶员需要开启车辆的时候,首先由生物识别模块对驾驶员的身份进行识别;若识别不通过,则不做响应;若识别通过,则开启车门,并将对应的驾驶员ID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S102:驾驶员进入驾驶位之后,按下汽车的一键启动按键,启动车辆发动机;同时,通过安装于一键启动按键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出驾驶人员的按压力度数据,并将检测的按压力度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
S103:控制模块检测到车辆发动机启动后,通过接收到的驾驶员ID号获取存储模块中对应的个性化设置,并通过接收到的按压力度数据对个性化设置中的相关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得到最终的个性化设置;
S104:控制模块根据最终的个性化设置,对车辆的各功能进行调整,以达到驾驶员的合适驾驶条件;同时通过反馈模块对调整进度进行反馈,以告知驾驶员汽车当前状态;
步骤S103中,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到的按压力度数据对个性化设置中的相关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包括:将按压力度数据w是否在标准力度范围[x,y]内?若是,则不做调整;否则,若wx,则将座椅高度在个性化设置的基础上向上调节h cm,若wy,则将座椅高度在个性化设置的基础上向下调节h cm;在座椅向上或者向下调节的过程中,若调节高度已经达到极限,则停止调节;其中,x、y和h均为预设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开启和个性化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判断单元、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为摄像头;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是驾驶员的人脸数据和对应的驾驶员ID号;所述判断单元中预设有用于人脸识别的算法;
步骤S101中,生物识别模块对驾驶员的身份进行识别的步骤,包括:
S201:摄像头对驾驶员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的照片传输至判断单元;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汽车的B柱中间的位置;
S202:判断单元根据预设的人脸识别算法将接收到的所述照片和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驾驶员的人脸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失败,则不做响应;若匹配成功,则打开车门,并将对应的驾驶员ID号发送至控制单元;
S203: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驾驶员ID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开启和个性化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性化设置包括:1)、仪表灯、氛围灯光颜色调节和亮暗程度调节;2)、车辆油门深度调节和油门响应时间调节;3)、车辆个人文件夹和播放音乐列表设置;4)、座椅姿态和高度调节以及方向盘角度和后视镜角度调节;5)、安全带张紧力大小调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开启和个性化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机控制器VCU和车身控制器;
步骤S104中,控制模块根据最终的个性化设置,对车辆的各功能进行调整,包括:电机控制器VCU和车身控制器按照所述最终的个性化设置对相应的车载功能设备进行调节,以达到合适驾驶员驾驶的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开启和个性化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语音提示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语音提示单元为麦克风,所述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屏;
步骤S104中,通过反馈模块对调整进度进行反馈,包括:控制模块对所述个性化设置的时间进行计算,并控制反馈模块中的扬声器以倒计时的方式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当个性化设置完成后,通过反馈模块中的液晶显示屏显示“完成”,以告知驾驶者车辆个性化设置完毕,可以开始驾驶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85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