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agnac干涉原理的光纤拾音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7846.3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6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079;G10L25/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agnac 干涉 原理 光纤 音系 | ||
1.一种基于Sagnac干涉原理的光纤拾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光纤回路、光纤耦合器、光电探测器、拾音点和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光源与光纤耦合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和拾音点之间通过光纤回路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与所述光电探测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之间通过电路连接;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纤耦合器后,被分成沿着所述光纤回路传输的顺、逆时针相反方向传播的两束光,所述两束光被拾音点处的声音信号调制后在光纤耦合器处发生干涉,光电探测器将所述两束光的干涉强度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将所述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
将普通光纤绕制成光纤探头感应线圈,作为拾音点,所述拾音点的两端分别接在光纤耦合器右端的两个输出端口,构成一个光纤环路;所述拾音点设置在电力机车车顶高压带电导体的沿绝缘子处,实时采集检测绝缘子的声音信号;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纤耦合器后,被分成顺、逆时针相反方向传播的两束光,拾音点处的声音信号由于弹光效应调制顺、逆时针传输光的相位参量,受声音信号调制传输后的两路光在光纤耦合器处发生干涉,两束光的干涉强度将随声音信号变化;光电探测器将干涉强度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所述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实现基于Sagnac干涉原理的光纤拾音传感系统;
光源发出的光波通过长度为l的光纤,相位延迟为:
Φ=β×l (1)
其中,β为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常数,β=nk0,其中n为纤芯折射率,k0为光在真空中的波数,k=2π/λ0,λ0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将(1)式微分得到:
(2)式中第一项表示传感光纤长度变化引起的相位差;第二项为传感光纤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相位差;第三项为传感光纤芯径变化引起的相位差,(2)式转化为:
(3)式中,ΔΦl表示由传感光纤长度变化引起的相位差;ΔΦn表示传感光纤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相位差;
在光纤干涉环上施加拾音点采集的绝缘子的声音信号,调制光信号相位,分析得到:
(4)式中,P为拾音点采集的绝缘子的声音信号的振动强度,l是传感光纤长度且恒定不变,μ为光纤的泊松常数,p11、p12为弹光张量分量,E为光纤的弹性模量;
(4)式表明,在传感光纤均匀受力的情况下,相位变化量正比于外界信号,振动信号P直接且动态的对传感光纤中的光相位ΔΦd进行调制;
在光纤Sagnac干涉过程中,两列光在光纤耦合器处干涉时,干涉光振幅分布是这两列光波的复数振幅的合成:
E(z)=E1(z)+E2(z) (5)
(5)式中,E1(z)、E2(z)和E(z)分别是经过耦合器后的两束光及干涉后的复数振幅,与之相对应的干涉光强度A为:
(6)式中,A1、A2分别是顺时针、逆时针光的强度;ΔΦd是两束光的相位差;
当两相干光束的光强相等时,即A1=A2=A0时,上式变为:
A=2A0(1+cos(ΔΦd))=4A0cos2(ΔΦd/2) (7)
通过(7)式,建立了光纤拾音系统的输出光强A与双光束相位差ΔΦd之间的对应关系;联立(4)式得到外界声音信号与光纤拾音系统的输出光强的关系,根据光纤拾音系统的输出光强来检测外界声音信号的有无、大小及频率特征,根据外界声音信号的有无、大小及频率特征对绝缘子闪络情况做出预警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78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