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6913.X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钢;张凯;李正国;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F01L1/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机构 高压控制 气门柱塞 高压油腔 油腔 气门 发动机气门 高压进油管 高压通道 气门机构 液压机构 连通 顶部设置 开关气门 连通气管 气管 发动机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包括气门机构、液压机构和电磁机构,所述气门机构包括气管、连通气管的气门和用于开关气门的气门柱塞,所述液压机构包括高压进油管、用于推动气门柱塞的高压油腔以及高压控制油腔,所述气门柱塞的顶部设置在高压油腔内,气门柱塞的中部设置在高压控制油腔内,所述气门设置在气门柱塞的下方,所述高压进油管分别连通高压油腔和高压控制油腔,所述电磁机构与高压控制油腔之间设置有高压控制通道,电磁机构与高压油腔之间设置有高压通道并通过电磁机构控制高压通道与电磁机构之间连通/阻断。本发明中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气门的驱动稳定可靠,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的经济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气门可变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凸轮轴式气门控制和无凸轮轴式气门控制。无凸轮轴气门驱动就是取消发动机传统气门机构中的凸轮轴及其从动件,而以电磁驱动、电液驱动、电气驱动、旋转器驱动或其他方式来驱动气门。其中,现有的电磁式气门控制灵活,但其能量消耗大,气门机构的可靠性和寿命较低;而现有的电液式气门控制虽然可靠性较好,但是气门控制的响应较慢,而且气门机构的结构复杂。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气门的驱动控制过程十分稳定可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包括气门机构、液压机构和电磁机构,所述气门机构包括气管、连通气管的气门和用于开关气门的气门柱塞,所述液压机构包括高压进油管、用于推动气门柱塞的高压油腔以及高压控制油腔,所述气门柱塞的顶部设置在高压油腔内,气门柱塞的中部设置在高压控制油腔内,所述气门设置在气门柱塞的下方,所述高压进油管分别连通高压油腔和高压控制油腔,所述电磁机构与高压控制油腔之间设置有高压控制通道,电磁机构与高压油腔之间设置有高压通道并通过电磁机构控制高压通道与电磁机构之间连通/阻断。
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中,所述电磁机构包括调节油腔、电磁阀、电磁弹簧和衔铁,所述电磁阀、电磁弹簧和衔铁均设置在调节油腔内,所述调节油腔分别连通高压通道和高压控制通道,所述电磁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调节油腔的顶端和衔铁的顶端,所述电磁阀设置在衔铁的上方,所述衔铁的下端设置有对准高压通道的顶塞。
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中,所述调节油腔内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套设在衔铁外,所述衔铁的顶端向外延伸有支撑顶板,衔铁的底端向外延伸有支撑底板,所述顶塞设置于支撑顶板上,所述高压控制通道接入定位板、且高压控制通道的出口位于定位板与支撑顶板之间。
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中,所述定位板与支撑顶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
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中,所述气门柱塞的形状为圆柱状,气门柱塞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柱凸起、推压圆台和气门塞,所述圆柱凸起的末端和推压圆台均设置在高压控制油腔内,所述推压圆台的侧面贴合高压控制油腔的内侧并将高压控制油腔分隔为上油腔和下油腔,所述推压圆台内设置有分别连通上油腔和下油腔的针阀压力通道,所述气门塞位于气门柱塞的末端,气门塞的形状与气门的形状对应。
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中,所述推压圆台接近下油腔的侧面为倾斜面,所述针阀压力通道的一开口位于倾斜面上,针阀压力通道的另一开口位于上油腔内的气门柱塞上,所述下油腔的侧面的部分形状与倾斜面的形状匹配。
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中,所述高压进油管与高压油腔之间设置有节流阀。
所述的发动机气门控制机构中,所述高压油腔和高压控制油腔之间设置有辅助油腔,所述圆柱凸起的顶端设置在辅助油腔内,圆柱凸起的顶端和辅助油腔的顶端之间设置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油腔与调节油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