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租赁交易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16817.5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阚海斌;谭斌;刘百祥;张新鹏;文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租赁 智能 区块 智能锁 交易 第三方机构 公共服务 管理技术 数字货币 物品租赁 信息写入 用户提供 自动生成 第三方 中心化 共享 可用 去除 租车 并发 写入 追溯 篡改 扣除 收益 中介 发布 购买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公共服务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租赁交易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物主在待租赁货品安装智能锁,智能锁作为节点,运行轻量级的智能合约,物主发布自己的租赁信息,信息写入智能合约;租方购买租赁时间,写入智能合约,只能合约自动生成相应密码并发送给租方;时间到期后,智能合约自动让密码失效;智能合约扣除租赁数字货币发送给物主。该方法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为用户提供了在没有第三方机构背书情况下,安全、可靠、可信赖的物品租赁交易方法,增加了交易灵活性,在去除第三方背书的情况下免去中介提成,提高了收益。本发明可用于租赁、租车等贵重货品租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服务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租赁交易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租赁市场主要在集中在房屋、汽车和大型机器建材的租赁。据统计,当前全国租赁人口已达1.9亿人,主要由流动人口及高校毕业生构成。根据数据,截止至 2015 年我们的流动人口达到 2.47 亿人。另一方面,我国租赁市场总规模已达规模已达 1.3万亿元,一二线城市占比合计已达5成。认为未来中国租赁市场的主战场就在一、二线城市,因此将一、二线城市分拆计算市场规模意义重大。
其中最大的就是租房市场,中国住房制度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交易市场,其二是租赁市场,其三是住房保障市场。目前交易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角,住房保障体系在最近几年里加快建立和形成规模,而租赁市场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尤其租赁需求的住房供给只能通过二手房市场获得,基本上不存在新租金赁市场,从而导致住租金赁市场存在大量的供需不匹配,市场不规范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在租房这件事中,传统门店中介既是过去式,也是现在进行式。因为房东通过门店发布物品出租信息,相对来说是最省心的选择——如果自己将房子出租信息挂上网,随后便会接到许多中介的“咨询”电话,不堪其扰。不少中介为了客流,不惜发布低价假消息,钓到的鱼多,但转化率可想而知。不少租客“谈中介色变”,对其已经避之不及。租客体验差,同时经纪人受气,中介公司不赚钱,这是一个效率极其低下导致的畸形市场。
汽车租赁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它具有无须年检维修、车型可随意更换等优点,通过以租车代替买车来控制成本逐渐受到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青睐。我国汽车租赁行业目前企业数已达到上千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很小,80%的企业运营汽车不足50辆,70%企业的正式员工不足5 名,85%的企业汽车租赁站点数低于2 个,市场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从行业整合程度来看,前10 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过11%,前5 家只占8%,虽然业内已形成数家颇具规模的汽车租赁企业,但整体市场份额相比成熟市场仍然较低,规模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至今也尚未形成遍布全国的租赁网络,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互联网提升行业效率的典型做法是去中间化。租房、租车与二手交易不同,相对不那么重决策,对中介费敏感的租客更倾向于寻找个人直租货源。于是租赁市场也出现了C2C去中介的模式,即让物主和租客直接交易。问题在于,C端货源太过分散且信息不透明,相较而言,中介在获取货源上有绝对优势。至少从目前看来,C2C可以占据一小部分市场,但短期内想要做大很难。
中介是传统租赁和互联网租赁的主要渠道,并且无论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物主与租客之间还是需要靠公司背书,权利并不在当事人两者手中,这就有了风险,也会损害双方的利益。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区块链能够提供一个可靠、快速又低成本的方式去达成租客和物主之间的交易,区块链既可以做到公司一样的信任背书,也无需通过中介达成交易。
本发明利用利用区块链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在没有第三方机构背书的情况下安全租赁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8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