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隔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5234.0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 |
主分类号: | A61C19/06 | 分类号: | A61C1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隔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隔离装置,包括前庭隔板和扩唇板;所述前庭隔板与人体的牙列适配,扩唇板的连接端与所述前庭隔板连接;所述扩唇板沿长度方向呈拱形设置,且扩唇板与人体的口唇内侧相适配;使用时,扩唇板与前庭隔板呈前后位置对应,使人体的牙列位于前庭隔板后方,扩唇板位于口唇内侧,且扩唇板与人体的口唇及颊粘膜接触,使扩唇板将人体的口唇撑开呈与扩唇板一致的拱形;扩唇板、前庭隔板和下唇构成独立的前庭空间。本发明避免了手术区域与污染区域的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术后积液和手术区域的软组织发生感染的机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并且多发于青年女性,传统手术进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安全且公认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然而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人群为女性,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致使患者颈部留下约6cm-8cm手术疤痕,并且在术后出现颈部不适及感觉异常,这无疑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自1996年Gagner等实施了世界首例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以来,腔镜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已有近二十年。2012年我国王存川开展第一例经口腔前庭甲状腺手术将腔镜甲状腺手术带入经自然腔道(natural orifice translum inalend0scopicsurgery,N0TES)的完全无瘢痕时代,口腔前庭甲状腺手术是在下唇的内侧唇粘膜区域进行,完全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相比于其他非完全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不仅具有内镜甲状腺手术的一般优点,而且还做到了:(1)口腔切口均口腔黏膜所被覆,术后愈合迅速,体表不留有任何瘢痕;(2)视角为从头侧到脚侧,便于进行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3)手术创伤小。但是,由于口腔微生物环境的特殊性,这一术式将传统甲状腺手术一类切口变为二类切口,而牙列、颚、唇及颊粘膜处于开放式状态,口腔内产生的唾液极易通过牙齿、牙龈、唇及颊黏膜对下唇内侧的手术区域造成术后积液和创口感染;同时,由于口腔细菌结构特殊和颈部结构疏松,手术区域一旦发生软组织感染,极易形成广泛性蜂窝织炎,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从而严重限制了这一手术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口腔隔离装置,避免了手术区域与污染区域的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术后积液和手术区域的软组织发生感染的机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隔离装置,包括前庭隔板和扩唇板;所述前庭隔板与人体的牙列适配,扩唇板的连接端与所述前庭隔板连接;所述扩唇板沿长度方向呈拱形设置,且扩唇板与人体的口唇内侧相适配;使用时,扩唇板与前庭隔板呈前后位置对应,使人体的牙列位于前庭隔板后方,扩唇板位于口唇内侧,且扩唇板与人体的口唇及颊粘膜接触,使扩唇板将人体的口唇撑开呈与扩唇板一致的拱形;扩唇板、前庭隔板和下唇构成独立的前庭空间。
优选地,所述扩唇板的上端设有向外的翻边。
优选地,所述扩唇板的上端与翻边的连接处呈弧面过渡。
优选地,所述前庭隔板呈外凸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前庭隔板呈圆弧形,扩唇板的上端也呈圆弧形,且扩唇板的圆弧形状的上端与前庭隔板的圆弧形状同轴向中心线。
优选地,所述前庭隔板的两端均呈弧形状或者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扩唇板的拱形两端的间距记为d,d为50mm-80mm;扩唇板的宽度记为b,b为30mm-50mm,扩唇板的高度记为h,h为15mm-30mm。
优选地,所述前庭隔板的长度60mm-100mm,前庭隔板的宽度为40mm-60mm。
优选地,所述扩唇板靠上唇的接触端面沿扩唇板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内凹状。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5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