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13631.4 申请日: 2019-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9884707B 公开(公告)日: 2021-09-07
发明(设计)人: 崔庆辉;尚新民;王延光;王兴谋;赵胜天;赵翠霞;滕厚华;孙兴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V1/36 分类号: G01V1/36
代理公司: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代理人: 崔晓艳
地址: 257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地表 分层 曲线 校正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包括:在工区地表合理布设微测井进行近地表调查;根据微测井钻井取芯建立单井岩心剖面;拾取每口微测井的初至时间;根据微测井初至反演单井近地表速度;根据单井岩心剖面进行近地表岩性解释;建立近地表岩性与速度的关系;分选出不同岩性层时深散点数据集;拟合得到各岩性层的时深曲线;建立整个工区的岩性界面;获得炮点和检波点信息;计算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该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实现了复杂近地表快速静校正方法,保证了静校正效果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可用于地震勘探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西部地震勘探设计到沙漠、农田、戈壁、砾石、山前带等复杂近地表类型,复杂近地表对地震勘探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其剧烈的物性变化引起的严重静校正问题,静校正问题一直是制约复杂地区地震勘探的瓶颈,严重影响着地震资料成像效果。针对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人们研究了折射静校正、层析静校正、波动方程静校正等各种技术,有时在近地表变化较为复杂的地区往往要联合两种以上的静校正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沙漠区、砾石区等近地表近似为连续介质,有人提出基于折射波初至的连续介质速度模型反演静校正方法,也有人提出了沙丘曲线静校正方法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建立在近地表为连续介质的假设之上,根据微测井测量得到的初至时间与深度的关系,拟合得到近地表时深关系量板(时深曲线),根据该量板及高速层顶面可计算出所有炮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量。

该方法不需要拾取单炮初至,特别适用于当前的高密度地震采集,因此该技术自推出以来凭借其经济高效的优势在沙漠区地震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长期以来成为沙漠区主要的静校正技术。1996年许亚军等较早在中国塔里木沙漠成功应用了时深曲线静校正技术,2010年张恒超等曾在ZGE沙漠地区对时深曲线静校正、模型静校正和折射静校正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认为时深曲线法静校正能较好解决沙漠区的静校正问题。2015年尚新民在对准中地区沙层地球物理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时深曲线量板解决了该区沙丘引起的静校正问题。但是在一些沙丘成因复杂、表层物性差别大的地区特别是大沙漠的边缘地区,一些学者和专家对时深曲线静校正进行了改进,2005年王增明等在准噶尔盆地沙漠地区采用模型约束技术并结合时深曲线计算静校正量,该方法仍然需要拾取初至,而且实现过程较为复杂;2007年肖泽阳等在塔里木沙漠地区对常见的几种静校正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提出按照沙层厚度或分区域建立时深曲线库的静校正方法,比常规时深曲线静校正取得了明显效果;秦亚宁等先后在2007年和2009年提出了利用多项式拟合速度和深度的关系进而计算静校正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常规时深曲线静校正的另一种形式,并没有考虑沙层物性空间上的差异。时深曲线静校正应用在山前带砾石区时又被成为砾石曲线静校正,主要用来解决巨厚砾石层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不管是沙丘曲线静校正还是砾石曲线静校正,目前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主要应用于单一的近地表岩性层,当近地表岩性较为复杂时常规方法并不适用。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高效解决复杂地表区地震勘探静校正问题的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该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包括:步骤1,在工区地表合理布设微测井进行近地表调查;步骤2,根据微测井钻井取芯建立单井岩心剖面;步骤3,拾取每口微测井的初至时间;步骤4,根据微测井初至反演单井近地表速度;步骤5,根据单井岩心剖面进行近地表岩性解释;步骤6,建立近地表岩性与速度的关系;步骤7,分选出不同岩性层时深散点数据集;步骤8,拟合得到各岩性层的时深曲线;步骤9,建立整个工区的岩性界面;步骤10,获得炮点和检波点信息;步骤11,计算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微测井的位置为包括不同近地表厚度,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度,并且微测井要能测量到高速层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3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