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泵泵座及润滑泵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3479.X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闫进旺;赵民章;李建华;刘彦菲;李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2 | 分类号: | F16N13/02;F16N13/06;F16N3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泵泵座 | ||
本发明涉及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泵泵座及润滑泵。润滑泵包括泵座和油箱,泵座包括与油箱围成有密封的油腔的座体,座体底部设有注油口,注油口开口朝上且偏心设置,油箱或者座体上设有排气通道,座体内设置有导流板。在向润滑泵注油时,油脂从注油口进入座体上部的油腔后,在导流板的压迫下首先沿水平方向向距离注油口较远位置处移动以达到水平铺开,使得油腔内的油脂整体升高,这样,油腔内的油脂在积累升高过程中能够将座体内的空气更好的向上部驱赶,并由排气通道排出至外界。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进入油箱的油脂中的空气含量,提高了润滑泵的润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泵泵座及润滑泵。
背景技术
润滑泵作为一种润滑设备,主要用于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润滑,以降低机械设备之间的摩擦阻力,减缓磨损,润滑泵通常包括油箱与泵座,泵座包括座体以及泵芯组件,油箱内的油脂通过泵芯组件输送到待润滑部位进行润滑,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16208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润滑泵的泵芯组件,该泵芯组件包括泵芯本体、柱塞、偏心轴、轴套以及电机,柱塞可移动的装配在泵芯本体上,偏心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偏心轴通过轴套与柱塞相连,轴套随偏心轴的转动而沿偏心轴的径向往复摆动,使得柱塞沿泵芯本体的轴向往复移动,在偏心轴转动的过程中,偏心距的存在使得泵芯组件的工作腔的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油脂能够不断的从油箱进入泵芯组件的工作腔,然后从泵芯组件的工作腔压出至待润滑机械设备。
针对润滑泵的油箱,一般包括弹簧活塞式油箱和搅杆式油箱,弹簧活塞式油箱通过活塞下行将油脂顶推至泵芯组件的工作腔,而搅杆式油箱中不再设有活塞,而是设置有油刮板,油刮板能够在转动时向下挤压油脂进入泵芯组件多的工作腔,同时将油脂中的大气泡破碎,针对上述两种油箱,若加注口设置在泵座下部,在向润滑泵的油箱中首次加注油脂时,通过该加注口进行加注,泵座的座体上设置有与加注口连通的注油口,且座体与油箱围成密封的油腔,油脂经过加注口、注油口进入座体,并在座体上部的油腔内积累,最后进入油箱,在进入座体上部油腔的过程中,由于油脂的粘稠性较大,比较硬,流动性差,且注油口通常偏心设置,油脂在离开注油口后会首先聚集在注油口附近并一直向上运动,在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碰到配油盘时才会沿着配油盘向四周水平铺开再向周围扩散,在油脂扩散到距离注油口较远位置时容易包裹空气,使得进入油箱的油脂内存在气泡,油脂中一旦混入空气,容易造成润滑泵在使用时抽空,影响泵座对油脂输送量的准确控制,进而造成待润滑机械设备的润滑效果较差,也间接的加快了待润滑机械设备的磨损,造成相应的损失。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从注油口多次充入油脂以排出累积油脂中的空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泵泵座,以解决由泵座向油箱加注油脂时排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润滑泵泵座的润滑泵,以解决向润滑泵加注油脂时排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润滑泵泵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泵泵座,包括用于与油箱围成密封的油腔的座体,座体底部设有用于与油腔连通以向油腔内注油的注油口,所述注油口开口朝上且偏心设置,座体内设置有遮挡在注油口上方用于使注入的油脂水平铺开的导流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脂在由注油口进入座体上部的油腔后,在导流板的压迫下首先沿水平方向向距离注油口较远位置处移动以达到水平铺开,使得油腔内的油脂整体升高,油腔内的油脂在积累升高过程中能够将座体内的空气更好的向上部驱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进入油箱的油脂中的空气含量,提高了排气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的侧壁上靠近注油口设置的部分与导流板的边沿贴合。这样进一步的保证了油脂在进入座体上部的油腔后尽可能的首先向远离注油口的方向流动,而不在注油口附近聚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3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棒状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混合材料支撑桩轴力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