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3101.X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7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皖卉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24C1/08;B33Y30/00;B33Y4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 ||
本发明公开了3D打印机,其结构包括固定螺丝、打印机主体、视窗、支撑脚,固定螺丝与打印机主体上端螺纹连接,视窗嵌在打印机主体右侧面,支撑脚共设有四个并且上端焊接于打印机主体下表面四角,打印机主体包括主机外壳、水平驱动机构、打印喷头机构、垂直驱动机构、放置机构、喷砂抛光机构、垂直移动机构,通过放置机构移动产生的振动使得冷却机构工作,对打印的实体进行冷却,确保实体成型,不受高温而破坏形状,通过喷砂抛光机构高速喷射介质小珠达到抛光效果,节省操作人员的工作,并且使得实体外表面更加美观光滑,通过垂直移动机构使得喷砂抛光机构上下移动,对实体的喷砂抛光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工艺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先进技术,他与传统切削等材料的“去除法”不同,增材技术将采用细微原材料一层一层的堆叠而生成三维立体的实体,因此被通俗的称为“3D打印”,但是该现有技术3D打印机在打印的过程中将原材料进行高温融化再成型,成型后没有迅速的冷却会导致实体出现变形,并且打印出的实体外表面都会比较粗糙,还有进行人工的抛光打磨,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3D打印机,其结构包括固定螺丝、打印机主体、视窗、支撑脚,所述固定螺丝与打印机主体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视窗嵌在打印机主体右侧面,所述支撑脚共设有四个并且上端焊接于打印机主体下表面四角。
所述打印机主体包括主机外壳、水平驱动机构、打印喷头机构、垂直驱动机构、放置机构、喷砂抛光机构、垂直移动机构,所述主机外壳底面四角与支撑脚上端相焊接,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上端,所述打印喷头机构安装在水平驱动机构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打印喷头机构位于放置机构上方,所述垂直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右端,所述放置机构右端安装在垂直驱动机构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喷砂抛光机构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左端,所述垂直移动机构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左端,所述垂直移动机构与喷砂抛光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喷砂抛光机构位于放置机构左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电机轴、轴座、水平蜗杆、滑块、滑杆、限位块,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电机轴左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驱动电机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电机轴中部贯穿于轴座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电机轴右端与水平蜗杆左端相焊接并且机械连接,所述水平蜗杆上设有滑块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滑杆贯穿于滑块上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杆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滑块右侧表面与打印喷头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打印喷头机构包括连接器、供丝轮组、进丝管、散热器、加热块、喷头,所述连接器左侧表面与滑块右侧表面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器内部设有供丝轮组,所述供丝轮组外部与进丝管上端外部相相连接,所述进丝管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喷头内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连接器下端,所述加热块安装在喷头上端,所述加热块与进丝管下端相连接,所述喷头安装在散热器下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垂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马达、马达轴、马达轴座、垂直蜗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右侧上端,所述驱动马达与马达轴机械连接,所述马达轴中部贯穿于马达轴座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马达轴下端与垂直蜗杆上端相焊接并且机械连接,所述垂直蜗杆下端设有第一滑块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一滑块下方,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垂直蜗杆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放置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底板、放置板、加固板、冷却机构、减振机构,所述底板右端上表面与第一滑块下表面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板下表面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中部,所述加固板右端上表面与第二滑块下表面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冷却机构上端位于底板中端内部,所述冷却机构下端与加固板中部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减振机构上表面与底板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减振机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加固板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皖卉,未经朱皖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3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