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力驱动的光学加速度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2177.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冯丽爽;周震;张宇;高山;张天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093 | 分类号: | G01P15/093;G01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力驱动 加速度计 闭环控制算法 第二探测器 第一探测器 加速度测量 抗干扰能力 跨阻放大器 闭环检测 闭环控制 闭环驱动 磁体磁场 电磁干扰 反馈电压 降低系统 线性关系 光栅 玻璃片 磁极片 反馈力 反射面 悬臂梁 质量块 磁铁 探测器 功耗 轭铁 光源 检测 | ||
1.一种基于电磁力驱动的光学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敏感头和外围电路,敏感头包括轭铁(1)、磁铁(2)、磁极片(3)、线圈(4)、质量块(5)、悬臂梁(6)、反射面(7)、光栅(8)、玻璃片(9)、光源(10)、第一探测器(11)、第二探测器(12)、第三探测器(13)、U形外壳(14);外围电路包括跨阻放大器(15)、A/D转换电路(16)、FPGA(17)、D/A转换电路(18);在敏感头中,轭铁(1)与U形外壳(14)连接,使得敏感头成为一个封闭体;磁铁(2)与轭铁(1)下部连接,磁极片(3)与磁铁(2)下部连接;线圈(4)缠绕在质量块(5)的外表面;线圈(4)、磁铁(2)、轭铁(1)和磁极片(3)共同形成磁力矩器;质量块(5)由悬臂梁(6)支撑,悬臂梁(6)与U形外壳(14)连接;反射面(7)置于质量块(5)底部;玻璃片(9)与U形外壳(14)连接,光栅(8)置于透明玻璃片(9)上表面,与反射面(7)相对;光源(10)、第一探测器(11)、第二探测器(12)、第三探测器(13)与U形外壳(14)连接,置于玻璃片(9)下面;第一探测器(11)、第二探测器(12)、第三探测器(13)最终与外围电路连接;在外围电路中,跨阻放大器(15)将三个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信号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该模拟电压信号通过A/D转换电路(16)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经过FPGA(17)后,通过D/A转换电路(18),将反馈信号施加到线圈(4),作用于由磁铁(2)、轭铁(1)和磁极片(3)构成的磁电力驱动模块,使加速度计一直处于最佳工作点,实现加速度计的闭环控制;FPGA(17)的输出信号作为加速度计闭环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驱动的光学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当光源(10)照射到玻璃片(9)上时,一部分入射相干光直接被光栅(8)下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入射相干光穿过光栅(8)被反射面(7)反射,由光栅(8)直接反射的相干光,将形成第一衍射光束,由反射面(7)反射的相干光,再次穿过光栅(8)时,形成第二衍射光束;两部分衍射光束在玻璃片内部发生干涉,形成衍射干涉场;在闭环控制方案中,敏感头将外界加速度变化转化为光强变化;第一探测器(11)、第二探测器(12)、第三探测器(13)将此光强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经过跨阻放大器(15)变成电压信号;在FPGA(17)中,此电压信号与最佳工作点的电压作比较,经过数字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作用于线圈(4),通电线圈(4)在磁场中会产生电磁力,将质量块(5)稳定在最佳工作点处;最后将反馈信号输出作为加速度计闭环输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21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