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11872.5 | 申请日: | 201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0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韩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雄鹰九五零七服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5/06;B32B3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面料层 针织面料 功能层 生产工艺 功能优势 夹层结构 防蚊虫 抗静电 舒适度 针织衫 抗菌 内里 美观 面料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一种针织面料,包括第一针织面料层和第二针织面料层,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层和第二针织面料层之间还夹设有一个或多个功能层。本发明提供的针织面料具有“三文治”类似的夹层结构,在不影响其外观的美观程度以及内里的舒适度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功能层,进一步提高其功能优势,使其具有防蚊虫、抗静电、抗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面料。从而能够更受市场青睐,并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及使用其生产的针织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其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伸缩性、透气性、柔软性和防皱性等优点,而且,其生产工艺十分简单且日趋成熟。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得到功能性更加优越的针织面料,仅仅是编织工艺的改进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以提供具有功能性更强的针织面料,从而解决现有的针织面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面料,包括第一针织面料层和第二针织面料层,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层和第二针织面料层之间还夹设有一个或多个功能层。
本发明提供的针织面料具有“三文治”类似的夹层结构,在不影响其外观的美观程度以及内里的舒适度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功能层,进一步提高其功能优势,使其具有防蚊虫、抗静电、抗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面料。从而能够更受市场青睐,并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有如下进一步的具体选择或优化选择。
具体的,所述功能层的反正面分别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每间隔一段距离通过纱线缝合到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层和第二针织面料层上,形成第一和第二缝合线层。上述采用纱线缝合的方式将三层针织面料复合的方式,避免了采用粘合剂造成面料不够柔软,该方法能够保证三层针织面料在保持复合的同时能够具有一定的空隙,从而增加整个面料的蓬松程度和保暖程度,增强了面料的舒适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层为混纺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所述第二针织面料层为棉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上述混纺纱线具有耐磨抗起球的特点,其作为面料首层,能够提高整体面料的耐磨优良的外观性能。棉纱线具有更加亲肤特性,其制成的针织面料作为里层,能够增加其舒适性。
具体的,所述功能层使用防蚊虫纱线、抗静电纱线、抗菌纱线中的一种或多种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
具体的,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层、功能层和第二针织面料层厚度比为1:1-2:1-2。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使用上述针织面料制成的针织衫。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层、功能层和第二针织面料层;
2)用纱线分别在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层和第二针织面料层与功能层之间进行缝合从而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缝合线层。
具体的,所述防蚊虫纱线、抗静电纱线、抗菌纱线分别使用棉或麻纱线在功能液中室温下浸泡24-48小时获得。
具体的,所述防蚊虫纱线生产所使用的防蚊虫液为质量分数为1-5%的氯氰菊酯、丙炔菊酯、丙烯菊酯、ES生物菊酯的水溶液。所述抗静电纱线生产所使用的抗静电液为市售纳路特抗静电剂。所述灭菌纱线生产所使用的抗菌液为市售益洁雅牌抗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雄鹰九五零七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雄鹰九五零七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