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催化裂化装置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1140.6 | 申请日: | 201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何恺源;周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辛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慧英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模型 催化裂化 装置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催化裂化装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读取装置的DCS、LIMS历史生产数据,建立DCS、LIMS标准数据库;规范数据库格式,建立索引规则,便于后期查询、新增、抽取;
(2)从标准数据库中抽取建模用到的变量数据进行预处理,为后面的分析做准备;其中预处理包括删除无效数据、对缺失值进行插值拟合填充、用数据平滑技术消除噪音信号和异常值的影响、变量分类、数据非负归一化处理;其中,插值方法选择最近邻插值、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中的一种;数据平滑技术使用快速傅里叶滤波器平滑技术,以消除高频噪音信号以及异常值对数据分析的影响;变量类型划分:将变量划分为进料变量、控制变量、被控变量和中间监控变量;数据非负归一化处理,以消除不同变量的量纲差异,处理公式如下:
(3)变量关联性分析,以挑选关联性强的变量进行建模;具体为:对工艺流程内的所有变量进行关联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设定相关性阈值,从众多的变量中挑选关联性强的变量进行建模,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复杂度;其中,变量关联分析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将DCS、LIMS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作图,转换为图像数据,再将图像数据进行适度压缩,保留主要图像变化特征,使用图像相似度算法计算趋势图的相似度,最终获取各变量的相似度系数矩阵;
(4)采用延迟时间分析技术校正各变量数据之间的时滞效应,得到因果关系直接对应的变量数据库;其中,延迟时间分析技术具体为:首先根据装置尺寸信息和工艺参数,计算延迟时间的范围Delay_min~Delay_max,然后选择对应的DCS变量画出历史数据时间趋势图,根据图论的方法,建立图中波动信号的相似性模型,在±γ*Delay_max时间范围内搜索波动信号的相似性,相似度最高的时间点确定为最佳延迟时间,γ为大于1的时间范围系数;最后,确立所有延迟时间后,得到延迟时间矩阵,用延迟时间矩阵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因果关系对应的变量数据库;
(5)基于步骤(4)得到的变量数据库进料聚类和工况聚类;其中聚类时,首先根据进料组成、性质、流量三个特征将进料聚为M个类别,然后在每一类进料下面根据操作工况聚为N个类别,统计每个类别的样本量;聚类算法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k均值聚类法、系统聚类法中的任意一种;其中,聚类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变量X1=(x11,x12,…,x1n);X2=(x21,x22,…,x2n);d12表示变量X1与X2之间的距离;α=(α1,α2,…αn)表示各性质分量的权重;α的确定方法如下:
α=Xmax-Xmin;
(6)机器学习建立变量预测模型;具体为:根据步骤(3)的变量关联性分析,确立预测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变量,构建由多个神经网络组合而成的集成学习方法,用划分好的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参数学习采用小批量Mini-batch梯度下降法,每个Mini-batch里都要包含步骤(5)聚类得到的每个类别的样本,样本从每个类别中随机抽取,并且Mini-batch中各个类别的样本数量相同;经过训练得到神经网络输入输出预测模型;
(7)针对实际生产的优化需求,设定优化目标及相应的约束条件,基于步骤(6)得到的变量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用全局优化算法计算出最佳的操作参数,得到优化模型;所述的优化模型根据需求构建汽油收率最大化模型,产品加权价值最大化模型,产品质量指标最优化模型;所述用全局优化算法计算出最佳的操作参数具体为:首先根据步骤(5)的聚类规则确定待优化进料的类别,搜索这个类别下使得目标函数最优的历史样本,计算该样本进料与当前待优化进料的相似距离,设定一个距离阈值,如果距离小于阈值,就把历史样本的操作工况当做当前进料的最优工况;如果距离大于阈值,则将进料分为更小的类,然后重复上述搜索过程,直到得到最优工况;当要求进一步提高优化精度时,可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工况做初值,然后用模拟退火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中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
(8)基于变量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基于优化模型进行优化;
(9)对变量预测模型设计自动更新模式,当变量预测模型更新以后,根据步骤(7)所述获得优化模型的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同步更新,以适应新的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辛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辛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1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拣货放货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具有视触融合功能的装配自动化流水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