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杆静压桩综合可控纠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11028.2 | 申请日: | 201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寅;杜桑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铸地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E02D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徐银辉 |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纠偏 封桩 沉降 锚杆静压桩 可控 施工 倾斜建筑物 新建建筑物 结构安全 上部结构 施工准备 现场勘察 钙塑板 无噪音 无振动 土层 补桩 沉井 反力 受力 压桩 桩顶 埋设 测量 搬迁 制止 居民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锚杆静压桩综合可控纠偏方法,包括:步骤一:对已发生倾斜建筑物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掌握上部结构情况和土层分布情况;步骤二:对沉降多的一侧,用锚杆静压桩进行补桩加固,并及时封桩,或采用预加反力进行封桩,封桩砼为超早强砼,使桩及时受力,使桩沉降多的一侧制止沉降;步骤三:根据纠偏加固方案,设置纠偏用沉井,为纠偏施工准备好设备;步骤四:在沉降少的一侧用锚杆静压桩压桩,此桩暂不封桩,当回倾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再封桩;步骤五:对于新建建筑物的倾斜率即将超过允许倾斜率时,在沉降小的一侧封桩时在桩顶上埋设钙塑板,本发明施工时居民不搬迁、结构安全可靠、纠偏施工速度快、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事故加固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锚杆静压桩综合可控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中许多事故工程往往与地基勘察、地基基础设计、现场施工不当所造成的,特别处于已建成的建筑物发生大量沉降和倾斜,直接影响建筑物内居民的安全。为此必须及时采取纠偏加固措施。目前常用的钻孔取土纠偏法、应力解除法、抬高法、降水法等都存在各种问题。例如:纠偏后无法保证建筑物返回倾,降水纠偏影响相邻建筑物沉降,大体量建筑物、大倾斜建筑物都无法采用上述纠偏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杆静压桩综合可控纠偏方法,施工时居民不搬迁、结构安全可靠、纠偏施工速度快、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锚杆静压桩综合可控纠偏方法,包括:
步骤一:对已发生倾斜建筑物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掌握上部结构情况和土层分布情况;
步骤二:对沉降多的一侧,用锚杆静压桩进行补桩加固,并及时封桩,并采用预加反力进行封桩,封桩砼为超早强砼,使桩及时受力,使桩沉降多的一侧制止沉降;
步骤三:根据纠偏加固方案,设置纠偏用沉井,为纠偏施工准备好设备;
步骤四:在沉降少的一侧用锚杆静压桩压桩,此桩暂不封桩,当回倾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再封桩;
步骤五:对于新建建筑物的倾斜率即将超过允许倾斜率时,在沉降小的一侧封桩时在桩顶上埋设钙塑板。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的锚杆静压桩为支撑桩,在外挑基础上压桩。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的锚杆静压桩为保护桩,锚杆静压桩在外挑基础上压桩。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的锚杆静压桩的上端为底板,锚杆静压桩的正上方为钢管支架,钢管支架的正上方为千斤顶,千斤顶的上方为反力梁,压桩架采用锚杆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钢管支架两侧设置有锚固筋,锚固筋下端焊接在锚杆静压桩上,锚固筋与钢管支架之间设置有C35微膨胀超早强混泥土。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的锚杆静压桩的上端与锚固筋的下端焊接,锚固筋穿过底板,两个锚杆的下端垂直固定在底板内,两个锚杆之间通过交叉钢筋焊接,锚固筋的上端折弯后与交叉钢筋焊接,锚杆静压桩的桩顶上设有钙塑板,两个锚固筋之间填充C35微膨胀超早强砼。
本发明可以使沉降和倾斜建(构)筑物返回倾至规范允许范围内,有效控制沉降和倾斜,有效的运用于既有建筑物加固、桩基事故处理、倾斜建筑纠偏、新建建筑逆作法施工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预加反力进行封桩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埋设钙塑板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铸地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铸地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