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0592.2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麦斯建筑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6 | 分类号: | E04D13/16;C09J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汽膜 聚合物层 铝箔层 改性沥青 沥青层 倒角 底端 粘接 防水 聚合 四边 柔韧性 单体单元 接触效果 结构科学 使用寿命 卷筒 编织层 防火性 防水性 海绵层 端基 拉扯 沉浮 沥青 编织 | ||
1.一种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1)和沥青层(2);
所述沥青层(2)底端通过沥青粘接有铝箔层(3),所述铝箔层(3)底端粘接有聚合物层(4),所述聚合物层(4)按照3:5-4:5比例开设有凹槽(401),所述凹槽(401)为正方形,且凹槽(401)四边开设有倒角(402),所述倒角(402)为30-50度;
所述聚合物层(4)底端粘接有编织层(5);
所述编织层(5)包括横向经纱(501)、纵向经纱(502)和PE胶(503);
所述横向经纱(501)和纵向经纱(502)沉浮编织,且经纬度为150*80-150*110,且横向经纱(501)和纵向经纱(502)沉浮编织产生的空隙处填充有PE胶(503);
所述编织层(5)通过PE胶(503)粘接有海绵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6)底端通过自沾层(7)粘接有膈膜(8),所述自沾层(7)为复合胶水,所述膈膜(8)为透明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经纱(502)内部嵌入有不锈钢丝,且不锈钢丝与纵向经纱(502)安装比例为1:3-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其特征在于,隔汽膜通过卷筒(1)缠绕翻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4)为高分子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1)为纸质材质的构件。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将沥青层(2)、铝箔层(3)和聚合物层(4)依次粘接完毕;
S2、然后将编织层(5)中横向经纱(501)和纵向经纱(502)编织沉浮编织完毕,然后填充PE胶(503),与聚合物层(4)和海绵层(6)相互粘接;
S3、通过自沾层(7)将海绵层(6)和膈膜(8)粘接完毕;
S4、通过打包机将隔汽膜通过卷筒(1)进行缠绕,最后裹上打包膜真空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沥青层(2)、铝箔层(3)和聚合物层(4)长度与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海绵层(6)和膈膜(8)首先粘接后再与海绵层(6)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分子离散聚合的改性沥青自沾防水隔汽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打包机转速为10-15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麦斯建筑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左麦斯建筑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05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雪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伸缩棚及其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