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0333.X | 申请日: | 201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7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厚铭 |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尘埃 粒子 计数器 校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洁净气源(1)、气溶胶发生器(2)、气溶胶扩散干燥器(3)、气溶胶中和器(4)、虚拟切割器(5)、气溶胶混合器(6)。虚拟切割器(5)与质量流量控制器(8)相连通,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8)与负压采样泵(9)相连通。该校准装置的主要采用了被动补气、虚拟切割等技术,可实现对(2.83~100)L/min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准确校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中颗粒计数测量及校准的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GMP认证制度逐步实施,空气洁净技术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药品生产厂房进行空气洁净度检测是GMP认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十分重要。在制药行业,需对特殊区域内的洁净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各个生产包装等技术环节的有效控制。而目前在我国的制药行业,对洁净度的监测主要具有以下的发展趋势:我国最新的空气洁净度检测标准GB/T 16292—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中,对空气洁净度测试规则按不同洁净度级别和粒径范围规定了最小采样量,即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即1000L。因此为节省采样时间且保证洁净度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实时性,需要使用大流量尘埃粒子计数器(50L、100L)。
鉴于上述发展和洁净度监测需求,大流量尘埃粒子计数器在我国的制药企业大量使用,且在实际监测中需要对大粒径段的颗粒浓度进行实时监测。该仪器测量数据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企业产品质量。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含有尘埃颗粒的空气通过仪器光敏感区时,散射出与粒径大小成比例关系的光脉冲信号,该信号被光敏器件接收并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再被放大,通过对一个检测周期内电脉冲的计数,便可得知单位体积采样空气中的粒子个数,即粒子浓度。但是由于仪器制造技术的差异、使用中仪器光学系统及检测系统的变化,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测量结果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为实现上述领域内颗粒计数测量的准确、可靠、一致,尘埃粒子计数器量值溯源体系的建立和校准装置的研制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JJF1190-2008尘埃粒子计数器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但是随着洁净度实时在线、大流量监测等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计量标准已不能满足对大流量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校准需求。
传统校准系统的流量范围受限于洁净空气的补气量和标准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流量。主要的关键问题为:1)若补气流量较小,则不能满足大流量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校准;2)标准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流量需与被校准仪器的采样流量相匹配,因此为实现对不同流量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校准,则需要配备不同流量的标准尘埃粒子计数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采用了被动补气技术,研制得到一套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技术和装置,采用单一流量的标准尘埃粒子计数器即可实现对(2.83~100)L/min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准确校准,尤其可满足(50~100)L/min大流量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准确校准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洁净气源、气溶胶发生器、气溶胶扩散干燥器、气溶胶中和器、虚拟切割器、气溶胶混合器(校准腔)。
本发明所述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其中,所述虚拟切割器与质量流量控制器相连通,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与负压采样泵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其中,所述气溶胶混合器与标准尘埃粒子计数器或被校准尘埃粒子计数器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其中,所述虚拟切割器包括气溶胶入口、气溶胶出口旁路、主气溶胶出口、限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0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风粉在线测量方法
- 下一篇:岩石水化作用程度表征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