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9987.0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武;温坤;任闻;艾朝武;李海波;陈江;李宇;李兴海;陈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1/08 | 分类号: | C07C311/08;C07C311/14;C07C311/19;C07D333/34;C07D213/70;C07D233/84;C07D261/10;C07D295/26;C07C307/02;C07C307/10;C07C237/44;C07D307/24;C07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发明化合物 酰胺类化合物 治疗癌症 增殖 前列腺癌细胞系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细胞 药物化学领域 互变异构体 立体异构体 药代动力学 耐药性 癌症药物 代谢产物 前体药物 溶剂合物 同位素 可接受 潜在的 癌细胞 晶型 制备 癌症 筛选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式Ⅰ所示的酰胺类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同位素体、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尤其是对耐药性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本发明化合物还能够显著抑制多种癌细胞的增殖。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对癌症,尤其是前列腺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为临床上筛选和/或制备癌症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尤其是在治疗前列腺癌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最危险的疾病之一。在多数情况下癌症最终会导致病人的死亡。尽管现代医学为治疗癌症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癌症目前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死亡率居第二位。在我国,近年来其发病率亦已跃居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前列腺癌的发病临床早期症状少,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时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有27%~53%在术后10年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内分泌治疗是目前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经过中位时间14~30个月后,几乎所有前列腺癌患者最终均转为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进而发展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ormone-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此类前列腺癌统称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差,中位生存期12~20个月。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如何有效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
目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以多西紫杉醇、米托蒽醌、泼尼松等药物联合化学治疗,副作用明显,且尚无最佳治疗方案。新型抗肿瘤药物目前处于不断开发研究阶段。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安全、副作用少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同位素体、或其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
式中,
R1~R9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氚、卤素、羟基、氨基、酰胺基、氰基、硝基、-CO2Ra、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氧基、环烷基、芳基;
其中,Ra选自C1~C12烷基;所述取代基为氘、氚、卤素、C1~C12烷基、芳基;
R10选自氢、C1~C12烷基;
R11选自OR、SR’、NR12R13;
R、R’、R12、R1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9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