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调酸调碱的水溶肥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09541.8 | 申请日: | 201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郝二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唯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万***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碱 调酸 水溶肥料 胶质芽孢杆菌 多聚磷酸钾 二甲基吡唑 磷酸二氢钾 聚谷氨酸 磷酸一铵 重量配比 磷酸盐 钾吸收 氨基酸 土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调酸调碱的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原料按照重量配比制成:二甲基吡唑磷酸盐100~250份、磷酸一铵100~400份、胶质芽孢杆菌150~300份、多聚磷酸钾50~200份、磷酸二氢钾100~400份、聚谷氨酸150~500份、氨基酸50~400份,PH值保持中性,其中氮含量为4~20%、磷含量为4~30%、钾含量为4~40%。本发明具有高效调酸调碱且便于氮、磷、钾吸收并能够高效改善土壤质量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调酸调碱的水溶肥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农业水溶肥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普通肥料而言,水溶肥料具有节省人工、节省水资源、使用便利等诸多优势。现在市面上的的水溶肥料包括滴灌用、充施用、微灌用等诸多类型。在具有上述优点的同时,水溶肥料也存在着普通肥料的一些弊端。一般而言,水溶肥料中大量元素的生产原料也是采用常用的氮磷钾养分原料,只是在水溶性和不溶物残留上做了提高,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养分的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这导致水溶肥里的普通氮磷钾养分在土壤内利用率依然很低,其中氮养分大量流失或反硝化后变成气态氮氧化合物进入大气,而磷和钾则被土壤固定变为无效态,同时水溶肥料由于具有施用的便利性,农户在施用过程中往往会施用过量或施用过于频繁,这又造成了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以及土传染病害频繁发生。在水溶肥料大量施用的设施地里,生长作物状况比较差,常出现“小老苗”以及病害严重等问题,而面对此情况,种植户一般会盲目加大施肥量,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土壤的状况更差,作物的生长环境更差,最终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
同时由于环境的污染导致现在的土壤呈酸性或者碱性,其在种植农作物时其营养难以吸收或者难以种植,因此需要对土壤或者农作物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调酸调碱且便于氮、磷、钾吸收并能够高效改善土壤质量的可以调酸调碱的水溶肥料。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调酸调碱的水溶肥料,由如下原料按按照重量配比制成:二甲基吡唑磷酸盐100~250份、磷酸一铵100~400份、胶质芽孢杆菌150~300份、多聚磷酸钾50~200份、磷酸二氢钾100~400份、聚谷氨酸150~500份、氨基酸50~400份,PH值保持中性,其中氮含量为4~20%、磷含量为4~30%、钾含量为4~40%。
所述原料中根据所要修复的土壤实际情况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配比为0~400份。
所述原料中根据所要修复的土壤实际情况加入黄腐酸钾0~100份,加入黄腐酸钾后保证钾含量为原料的4~40%。
所述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类型采用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所述氨基酸提供 氨基与羧基。
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二甲基吡唑磷酸盐100份、磷酸一铵300份、胶质芽孢杆菌150份、多聚磷酸钾150份、磷酸二氢钾350份、聚谷氨酸400份、氨基酸50份。
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二甲基吡唑磷酸盐200份、磷酸一铵100份、胶质芽孢杆菌250份、多聚磷酸钾50份、磷酸二氢钾100份、聚谷氨酸150份、氨基酸300份。
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二甲基吡唑磷酸盐200份、磷酸一铵100份、胶质芽孢杆菌250份、多聚磷酸钾50份、磷酸二氢钾100份、聚谷氨酸150份、氨基酸300份、枯草芽孢杆菌250份、黄腐酸钾50份。
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二甲基吡唑磷酸盐50份、磷酸一铵400份、胶质芽孢杆菌300份、多聚磷酸钾200份、磷酸二氢钾400份、聚谷氨酸500份、氨基酸4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唯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唯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9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