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08607.1 | 申请日: | 201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陈宥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郝梦玲 |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驱动 方法 装置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驱动方法包括:读取位于第一存储器中的第一校验码和位于第二存储器中的第二校验码;第一校验码与第二校验码不匹配时,将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二数据代码传输并存储至第一存储器,并读取存储于第一存储器中的第一数据代码和第二数据代码;或者,第一校验码与第二校验码匹配时,直接读取存储于第一存储器中的第一数据代码和第二数据代码。该显示驱动方法在显示装置第一次上电时,将位于水平方向电路板上的第二存储器中的数据代码传输至位于控制电路板上的第二存储器,在后续上电时,只需加载第二存储器中的数据代码,可提高驱动速度,减小整机的开机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驱动方法、一种显示驱动装置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LCD)具有轻薄低功耗等优点,普遍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现有的LCD显示器的电路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源部分、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以及液晶驱动部分组成。为了实现对显示装置的驱动,实现正确的画面显示,在显示装置中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设有存储器和时序控制芯片(TCON,Timing Controller)。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TCON的数据代码信息,TCON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代码信息,并根据代码信息驱动显示装置。
通常,液晶显示屏的控制电路板和水平方向电路板分开制造与销售,请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控制电路板(CB,Controlboard)上的闪存1(Flash1)中存储有控制芯片,如时序控制芯片(TCON,TimingController)的初始化参数、数字伽马(Digital gamma)和过电压驱动技术(over Driving)的显示查找表(LUT,Look up Table),以及抖动显示代码(DITHER code)。由于每个显示面板的实际情况不同,故将De-mura技术产生的光学补偿数据等存储在水平方向电路板(XB,简称X-board)的闪存2(Flash2)中。在上电后,TCON通过连接接口获取闪存(Flash1和Flash2)中存储的数据。
如图所示,flash 1距离TCON很近,TCON加载flash 1的速度可以很快,但flash 2设置在水平方向电路板XB上,距离TCON路径较远,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会衰减,数据传输错误的几率增大且TCON加载flash 2的速度较低,这使得TCON初始化及驱动时间过长,从而造成面板启动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方法、一种显示驱动装置及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包括:
读取位于第一存储器中的第一校验码和位于第二存储器中的第二校验码;
判断所述第一校验码与所述第二校验码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二数据代码传输并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器,并读取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第一数据代码和/或第二数据代码;
或者,判断所述第一校验码与所述第二校验码匹配时,读取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第一数据代码和/或第二数据代码;
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所述第二存储器设置在水平方向电路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读取第一存储器中的第一校验码和第二存储器中的第二校验码之前,还包括:
时序控制芯片检测上电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读取位于第一存储器中的第一校验码和位于第二存储器中的第二校验码,包括:
所述时序控制芯片通过串行外设接口读取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所述第一校验码以及所述第二存储器中的所述第二校验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8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