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帧聚合算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08112.9 | 申请日: | 201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9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范青青 |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算法 | ||
1.一种帧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接收的MSDU帧进行AMSDU聚合,当达到AMSDU可聚合最大长度时,结束AMSDU聚合,生成AMSDU帧;
对AMSDU帧进行AMPDU聚合,当达到根据最大带宽计算的AMPDU可聚合最大长度时,结束AMPDU聚合,生成AMPDU帧;
将AMPDU帧拆分成多个子AMPDU帧,根据当前带宽进行子AMPDU帧发送;
其中子AMPDU帧的长度为根据当前带宽计算的AMPDU可聚合最大长度;
采用自适应动态速率反馈算法计算AMSDU可聚合最大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amsdu为AMSDU可聚合最大长度,MCS为调制编码机制,即帧发送所选取的速率,NSS为空间流数目,即帧发送所选取的空间流数目,1550bytes为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
AMPDU可聚合最大长度采用下述公式计算获取:
lampdu=f(BW,GI,NSS)*TXOP
其中,lampdu为AMPDU可聚合最大长度,TXOP为特定通信类别的有界时段,f(BW,GI,NSS)为由BW、GI、NSS计算出的IEEE 802.11AC标准的PHY层速率;BW为带宽,GI为保护间隔,NSS为空间流数目;
所述方法 还包括进行AMPDU聚合前,进行如下判别:
若满足(Ti-Ti-1)<Tduration,则进行AMPDU聚合;否则,不进行AMPDU聚合;其中:Ti为第i个AMSDU帧开始聚合的时间,Ti-1为第i-1个AMSDU帧开始聚合的时间,Tduration为预设的聚合标准时间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帧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AMSDU聚合的方法包括:
若当前时刻存在正在聚合的AMSDU帧,则将所接收的MSDU帧聚合在AMSDU帧的最后一个位置;
若当前时刻不存在正在聚合的AMSDU帧,则将所接收的MSDU帧聚合在AMSDU帧的第一个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帧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标准时间差Tduration不大于500毫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帧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AMPDU聚合时,还包括:
根据不同带宽对应的AMPDU可聚合最大长度,对AMPDU帧进行标记,按照标记对AMPDU帧进行拆分,以获取对应带宽下的子AMPDU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帧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AMSDU聚合的规则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服务类别是同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81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同频干扰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