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结构的锌金属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06983.7 | 申请日: | 201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斌;李彬;丁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04;H01M10/36;H01M1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结构 金属 复合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阵列结构的锌金属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由金属锌及其复合组分构成,具有垂直阵列的结构;
所述复合电极的厚度为1微米-1厘米;
所述金属锌的宽度范围为10纳米-500微米;所述复合组分的宽度为0.3纳米-500微米;
所述复合组分选自金属、金属氧化物、二维材料及其组成的薄膜、编织物中的一种或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金属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锡、铝、金、银、钼、铁、锌、锡、锗及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锌、氧化锡、氧化硅、氧化锗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二维材料及其组成的薄膜选自石墨烯、氮化硼、氧化钼、二硫化钼、碳化钛及其薄膜或复合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编织物选自碳纤维布、碳纳米管薄膜、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薄膜选自金属与二维材料、金属氧化物与二维材料、金属与金属、金属与编织物、金属氧化物与编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锌金属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金属箔和金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阵列结构的锌金属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的面容量为0.5-1000毫安时每平方厘米;充放电倍率在0.01-100毫安每平方厘米能正常工作。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锌金属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惰性或大气环境中,将金属锌和复合组分经物理方法处理制备成层状复合锌材料;
(2)将步骤(1)中所得的复合锌材料采用折叠、卷绕方法制备成为多层复合锌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锌为金属锌带、金属锌片、金属锌线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方法为辊压或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将步骤(2)中所得的多层复合锌材料进行切割制备成具有阵列结构的复合电极,其中复合电极的厚度为1微米-1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环境为氩气或氦气。
10.一种全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为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锌金属复合电极,正极为磷酸铁锌、氢氧化镍、镍钴锰、镍钴铝、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电池选自锌金属电池、锌硫电池、锌空电池、锌二氧化碳电池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9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注液系统及注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控制锌膏注入电池的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