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制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电池用负极电极、电池以及电池用负极电极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6422.7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9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秀明;堀龙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3;H01M4/1395;H01M4/1399;H01M4/133;H01M4/134;H01M4/137;H01M10/0525;H01M4/08;H01M4/02;H01M6/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 浆料 负极 制造 前驱体 增稠剂 负极活性物质 得到混合物 负极电极 湿式混合 电池用 制备 乳化水溶液 水系粘结剂 水系介质 制备浆料 混炼 渗入 电池 | ||
本发明的负极制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和第1增稠剂混合,来制备至少包含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和所述第1增稠剂的混合物(M1)的工序(A);通过在所述混合物(M1)中添加选自水系介质和包含水系粘结剂的乳化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成分并进行湿式混合,来制备浆料前驱体的工序(B);和通过在所述浆料前驱体中进一步添加所述液体成分并进行湿式混合,来制备负极制造用浆料的工序(C),所述工序(B)至少依次包括:通过使所述液体成分渗入所述混合物(M1)而得到混合物(M2)的工序(B1);通过在所述混合物(M2)中混合第2增稠剂和所述液体成分而得到混合物(M3)的工序(B2);和通过将所述混合物(M3)干稠混炼而得到所述浆料前驱体的工序(B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极制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电池用负极电极、电池以及电池用负极电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中使用的负极电极一般来说主要由负极活性物质层和集电体层构成。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通过例如将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增稠剂和水系粘结剂等的负极制造用浆料涂布于金属箔等集电体层表面并干燥而得到。
作为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96989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中使用的浆料的制造方法,投入碳粉末1a和CMC粉末1b,以仅粉体的状态混合而生成粉体混合物1后,基于与浆料的粘度、粒度和剥离强度的各相关,决定分散介质的投入量和干稠混炼时间,分成粗炼工序和干稠混炼工序两阶段,投入作为分散介质的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969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通过以往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电池用负极电极有时剥离强度低,集电体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粘接性明显存在改善的余地。
在电池用负极电极的剥离强度低的情况下,担心电极、电池的生产率降低,或者在组装电池的工序中发生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落粉,结果电池的品质劣化、电池的循环特性等产生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得到集电体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粘接性优异的电池用负极电极的负极制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课题而反复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利用将增稠剂分两阶段混合的负极制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能够稳定地得到集电体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粘接性优异的电池用负极电极,以至于完成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制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和第1增稠剂混合,来制备至少包含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和上述第1增稠剂的混合物(M1)的工序(A);
通过在上述混合物(M1)中添加选自水系介质和包含水系粘结剂的乳化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成分并进行湿式混合,来制备浆料前驱体的工序(B);和
通过在上述浆料前驱体中进一步添加上述液体成分并进行湿式混合,来制备负极制造用浆料的工序(C);
上述工序(B)至少依次包括:
通过使上述液体成分渗入上述混合物(M1)而得到混合物(M2)的工序(B1);
通过在上述混合物(M2)中混合第2增稠剂和上述液体成分而得到混合物(M3)的工序(B2);和
通过将上述混合物(M3)干稠混炼而得到上述浆料前驱体的工序(B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