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6169.5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峰;危立明;范玉斌;肖洁;付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推弯 半径管 弯头直端 弯管 直端 加热炉 内侧管壁 退火处理 一次成形 放入 管坯 弯头 破裂 应用 优化 | ||
1.一种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管坯的形状
切割管坯,并在管坯两端对称的切除管角,使管坯端口的一端呈三角形状,管坯端口的另一端呈梯形状,打磨管坯两端消除毛刺,洗净管坯内外壁的油渍;
S2:进行第一次推弯成形
将管坯安装在管材推弯成形设备上,将凹模固定在工作台上,冲头与主推缸连接,芯轴与反推缸连接,将上下对称的凹模的型腔及管坯的表面进行润滑处理,将装有弹性填块的管坯关于合模界面对称放置于凹模的型腔中,启动管材推弯成形设备,冲头推着管坯前进至成形的初始位置,然后芯轴前进至凹模的型腔弯曲段,合模后冲头按设置的推入行程前进至停止,保压一段时间,冲头和芯轴均后退一段距离,开模取出第一次推弯成形的弯管;
S3:对第一次推弯成形的弯管进行优化
将第一次推弯成形的弯管切去与冲头接触的管端的管角,恢复成呈梯形状的弯管端口,再将弯管弯出直线尖端切除;
S4:将第一次推弯成形的弯管放入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S5:进行第二次推弯成形
对经过S4处理后的第一次推弯成形的弯管的管端再次进行切割并进行退火处理,把处理完毕的第一次推弯成形的弯管填满弹性填块并放回第一次推弯成形的位置,芯轴与弯头处的弹性填块直接接触,合模后冲头前进至设置的行程,保压一段时间,冲头和芯轴均后退一段距离,开模取出第二次推弯成形的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二次推弯成形的弯管的弯头前直端长度不能满足需求,重复第二次推弯成形的操作,进行多次推弯成形,直到满足需求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管坯的直径为D,壁厚为t,管坯外弧长L≥6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管坯切除的管角为4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呈梯形状的管坯端口与冲头之间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芯轴的弯曲角度为45°-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S5中的保压时间为4-6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S5中冲头和芯轴后退的距离均为15-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和S5中的退火处理的温度为360-400℃,保温时间为80-10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1D及以下小弯曲半径管弯头直端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坯为薄壁铝合金管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1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