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醚菌酯-氟啶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5326.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4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潘静;罗湘仁;刘润峰;高敬雨;李蕾;李霞;马燕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7/24;A01N25/04;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 |
地址: | 2014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醚菌酯 悬浮剂 微囊悬浮 氟啶胺 制备 分散剂 含氟 缩聚 固化 农作物病害 贮存稳定性 高速剪切 甲醛树脂 三聚氰胺 防冻剂 预聚体 增稠剂 乳油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和吡唑醚菌酯乳油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b、调整所述第一物料的pH值为5‑6,得到第二物料;c、调整所述第二物料的pH值为3‑4,得到第三物料;d、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然后将固化缩聚后的物料的pH值调节至中性后与第一分散剂、增稠剂和防冻剂混合均匀,得到第四物料;e、第四物料与氟啶胺悬浮剂混合后加入第二分散剂并混合均匀得到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悬浮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显著提高了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贮存稳定性和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氟啶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且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毒性低等优点。
但是其易被水解和光解,所以很多吡唑醚菌酯剂型应用时都会产生药的有效成分流失和变质。另外,吡唑醚菌酯对鱼类高毒,所以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使用时都会造成水体生物死亡。因此,根据市场应用情况需要研究一种环保,安全,高效的吡唑醚菌酯剂型。
氟啶胺是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于1988年推出的吡啶胺衍生物,二硝基苯胺类杀菌剂。氟啶胺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杀菌速度与活性领先于同类化合物。氟啶胺基本无内吸性,一般将其定位成保护性杀菌剂。氟啶胺具有强烈的触杀效果,已被列为救灾性药剂。通过阻断孢子的产生、萌发、侵染与菌丝的生长,对病菌各个生长阶段发挥药效,对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非常有效。可有效防止霜霉疫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病害。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胶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以得到既速效又持效,且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多种病害的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公开提供一种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既速效又持效且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多种病害,微囊悬浮-悬浮剂能使有效成分无我力作用时,较长时间保持在植物页面,发挥药效后逐步分解,减少吡唑醚菌酯进入水体的比例,其对环境更友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氟啶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进行剪切混合,得到第一物料;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含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所述第二溶液含有吡唑醚菌酯乳油;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的重量比为(1-4):1;b、将所述第一物料与缓冲溶液混合,以调节pH值为5-6,得到第二物料;c、将所述第二物料与酸性pH值调节剂溶液混合,调节pH值为3-4,得到第三物料;d、将所述第三物料进行固化缩聚,得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并且将所述固化缩聚产物的pH值调节至6.0-7.5;e、将pH值调节至6.0-7.5的所述固化缩聚后的物料与第一分散剂混合均匀,得到第四物料;f、将所述第四物料与氟啶胺悬浮剂和第二分散剂混合,得到第五物料。
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由含有三聚氰胺、甲醛和水的原料液预聚合得到;所述预聚合的条件包括:pH值为8-10,温度为60-75℃,反应时间为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5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