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金属焊接管件接头冲击强度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5189.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王于東;高浚杰;常鹏;苏攀;熊奇;曹成;江进波;陈龙;邓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8 | 分类号: | G01N3/3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金属 焊接 接头 冲击 强度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测试金属焊接管件接头冲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在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端部产生径向恒定磁场的第一恒定磁场线圈(1.1)、第二恒定磁场线圈(1.2);
用于在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端部产生感应涡流的第一脉冲磁场线圈(2.1)、第二脉冲磁场线圈(2.2);
用于构成恒定磁场磁回路的第一环型磁轭(3.1)、第二环型磁轭(3.2);
所述第一、二环型磁轭包括一空腔,第一、二环型磁轭的截面呈一带间隙的矩形框架型,第一环型磁轭(3.1)的间隙开设于下边,第二环型磁轭(3.2)的间隙开设于上边;
所述第一恒定磁场线圈(1.1)位于第一环型磁轭(3.1)空腔上部,第二恒定磁场线圈(1.2)位于第二环型磁轭(3.2)空腔下部;所述恒定磁场线圈连接直流电源(5);
所述第一脉冲磁场线圈(2.1)位于第一环型磁轭(3.1)空腔下部,第二脉冲磁场线圈(2.2)位于第二环型磁轭(3.2)空腔上部;所述脉冲磁场线圈连接脉冲电源(4);
所述第一、二脉冲磁场线圈中部开设有环形通槽;第一、二脉冲磁场线圈的环形通槽分别与第一、二环型磁轭开设的间隙对应;
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上半部分(6.1)的上端位于第一环型磁轭(3.1)的间隙内;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下半部分(6.2)的下端位于第二环型磁轭(3.2)的间隙内;
所述第一脉冲磁场线圈(2.1)的匝数与第二脉冲磁场线圈(2.2)的匝数之比,等于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下半部分(6.2)的内径与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上半部分(6.1)的内径之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测试金属焊接管件接头冲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型磁轭(3.1)的间隙内侧环形边缘较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上半部分(6.1)的内径小0.2-0.5mm,第一环型磁轭(3.1)的间隙外侧环形边缘较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上半部分(6.1)的外径大0.2-0.5mm;所述第二环型磁轭(3.2)的间隙内侧环形边缘较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下半部分(6.2)的内径小0.2-0.5mm,第二环型磁轭(3.2)的间隙外侧环形边缘较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下半部分(6.2)的外径大0.2-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测试金属焊接管件接头冲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环型磁轭均由厚度为0.2mm的绝缘硅钢片叠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测试金属焊接管件接头冲击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磁场线圈的环形通槽(2.3)内侧环形边缘较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上半部分(6.1)的内径小0.2-0.5mm,第一脉冲磁场线圈的环形通槽(2.3)的间隙外侧环形边缘较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上半部分(6.1)的外径大0.2-0.5mm;所述第二脉冲磁场线圈的环形通槽(2.4)内侧环形边缘较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下半部分(6.2)的内径小0.2-0.5mm,第二脉冲磁场线圈的环形通槽(2.4)的间隙外侧环形边缘较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下半部分(6.2)的外径大0.2-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51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