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4931.6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庭;姜思航;崔梦迪;石文星;王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30/06;F25B49/02;F25B47/02;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固潜热 取热装置 蒸发器 热泵 水源热泵装置 水源 供热 热交换 空调技术领域 不直接接触 低位热源 一次换热 影响用户 并联 取热 融冰 水中 凝固 堵塞 保证 | ||
1.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源(111);
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其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分别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水源(111)连通;
水泵(2),其设置在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与所述水源(111)连通的供水管路上,为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供应水;
用户侧热泵(4),其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用户侧热泵(4)的一侧与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分别连通,从而与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内的水进行换热循环;所述用户侧热泵(4)的另一侧通过循环供热或循环供冷管路与用户(112)相连;
换热介质泵(7),其设置在所述用户侧热泵(4)与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连通的换热管路上,为所述用户侧热泵(4)的一侧与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的换热循环提供动力;
用户侧循环水泵(8),其设置在所述用户侧热泵(4)的另一侧与用户(112)连通的循环供热或循环供冷管路上,为所述用户侧热泵(4)向用户(112)循环供热或循环供冷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融冰模块,其可与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分别循环连通,向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提供融冰介质;
每一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可择一地与所述用户侧热泵(4)和所述融冰模块连通,以实现换热和融冰模式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冰模块包括,
换热器(6),与所述水源(111)循环连通;
融冰热泵(11),所述融冰热泵(11)的蒸发器与所述换热器(6)连通,与所述换热器(6)内的水进行换热循环;所述融冰热泵(11)的冷凝器向凝固潜热取热装置提供融冰介质;
融冰循环水泵(18),其设置在所述融冰热泵(11)与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连通的融冰管路上,为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的融冰循环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冰模块为,
用户侧热泵(4),所述用户侧热泵(4)的冷凝器通过融冰管路向凝固潜热取热装置提供融冰介质;
以及,用户侧循环水泵(8),其设置在融冰管路上,为由所述用户侧热泵(4)的冷凝器向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的融冰循环提供动力;
所述融冰管路与所述循环供热或循环供冷管路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还分别包括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水源(1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1),其设于所述水源(111)和所述水泵(2)之间的供水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和/或所述用户侧循环水泵(8)为变频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调节阀(10),其设于所述水泵(2)和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之间的供水管路上;循环供热调节阀或循环供冷调节阀(9),其设置于所述循环供热或循环供冷管路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换热介质调节阀,其分别设于所述凝固潜热取热装置(3A、3B、…)两端的换热管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供热调节阀或循环供冷调节阀(9),其设置于所述循环供热或循环供冷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49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