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4756.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彭华春;陈名欢;刘阳明;陈丽莎;冯晴;洪沁烨;杨凤莲;朱爱华;殷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0 | 分类号: | E01B25/10;E01D19/00;E01D19/02;E01D1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岔梁 桥墩 车站 跨座式单轨 盖梁 车站轨道 承台基础 过渡系统 站厅层 道岔 立柱 站厅 顶面标高 过渡轨道 间隔设置 使用功能 站台层 对正 牛腿 承载 支撑 | ||
1.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基础(1);
所述承台基础(1)上设有车站桥墩(2)和道岔梁桥墩(10),所述车站桥墩(2)和所述道岔梁桥墩(10)共用一个所述承台基础(1),以使整体结构稳定的同时,提高桥墩处空间利用率;
所述车站桥墩(2)顶部设有站厅层盖梁(3),所述站厅层盖梁(3)上方间隔设置有若干根站厅立柱(4),以用于支撑所述站厅立柱(4)上设置的站台层盖梁(7),并在所述站厅层盖梁(3)和所述站台层盖梁(7)之间形成站厅层,且所述站台层盖梁(7)上方沿纵向设有车站轨道梁(8);
所述道岔梁桥墩(10)顶部设有道岔梁(6),所述道岔梁(6)上对应所述车站轨道梁(8)沿纵向设有机械道岔(9),所述机械道岔(9)的端部对正所述车站轨道梁(8)的端部,且所述机械道岔(9)的顶面标高与所述车站轨道梁(8)的顶面标高一致,以实现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与车站的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梁桥墩(10)与所述车站桥墩(2)之间间隔设置,并在两桥墩之间形成桥墩分缝(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梁桥墩(10)与所述车站桥墩(2)沿纵向设置,且所述道岔梁桥墩(10)与所述车站桥墩(2)沿横向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分缝(12)设为8-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梁(6)与所述站台层盖梁(7)的顶面标高保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梁桥墩(10)的横向宽度大于其纵向宽度,形成“薄壁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梁(6)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站厅层盖梁(7)的横向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立柱(4)的中线与所述车站桥墩(2)的中线处于同一车站横截面中,且所述站厅立柱(4)的纵向宽度等于所述车站桥墩(2)的纵向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立柱(4)与所述站台层盖梁(7)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区间道岔梁接车站的过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桥墩(2)为单柱墩,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站厅层盖梁(3)底面的中部,且所述站厅层盖梁(3)的厚度由中部向两侧依次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47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