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织针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4528.3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连坚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吴旭强 |
地址: | 5151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织针法,横织机在编织花型的过程中,针对鼓波填充均采用织‑飞‑织的编织模式,织‑飞‑织分别代表机头在单方向行程中的三个区域,即三个区域为A编织区‑B飞织区‑C编织区,其中,B飞织区的针数范围为1‑N。B飞织区采用压浮纱飞线编织技术,进行纱线的填充编织,可实现无数花型组织,并且图案可以显示局部3D鼓波填充效果,另外双层度目结构在花型渐变区可凸显单针控制,飞织针法与双层度目结合,从而使组织图案表现更加逼真、清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织机编织方法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飞织针法。
背景技术
目前,知名横机企业大多建有自己的花型库。虽然花型组织千变万化,但针法却不多;不同的花型组织可以由不同的针法构成,新针法的增加、组合,可以大大丰富花型组织。飞线编织针法概念最早运用在鞋面开发,之前的飞织是指在鞋面开发上常规针法的组合,并不包含纱线填充编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飞织针法,采用飞织针法进行纱线填充编织,可实现无数花型组织,花型图案可以显示局部3D鼓波填充效果,单针控制技术可以使图案过渡处表现更加逼真、清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织针法,横织机在编织花型的过程中,针对鼓波填充均采用织-飞-织的编织模式,织-飞-织分别代表机头在单方向行程中的三个区域,即三个区域为A编织区-B飞织区-C编织区,其中,B飞织区的针数范围为1-N。
进一步的,B飞织区采用压浮纱,具体为不织。
进一步的,A编织区与C编织区中所用的针法为前编织(包含二段前紧编、前编织有翻针动作色码)、后编织(包含二段后紧编、后编织有翻针动作色码)、四平编织(包含二段四平紧编、四平编织有翻针动作色码)、前吊目(包含二段前紧吊目、前吊目有翻针动作色码)、后吊目(包含二段后紧吊目、后吊目有翻针动作色码)、前编织后吊目(包含二段前紧编织后紧吊目、前编织后吊目有翻针动作色码)、后编织前吊目(包含二段后紧编织前紧吊目、后编织前吊目有翻针动作色码)、前后吊目(包含二段前后紧吊目、前后吊目有翻针动作色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飞线编织,可以实现局部3D鼓波填充效果,而且组织显得更加厚实保暖;经过针法重组,可以实现多种花型组织。采用本发明的针法,不仅可以在飞织填充的同时做编织,实现3D鼓波填充效果,且双层度目结构可以实现在花型渐变区凸显单针控制,飞织针法与双层度目结合,从而使组织图案表现更加逼真、清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飞织针法区域分布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效果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效果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脑编织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脑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为一种飞织针法,横织机在编织花型的过程中,针对鼓波填充均采用织-飞-织的编织模式,织-飞-织分别代表机头在单方向行程中的三个区域,即三个区域为A编织区-B飞织区-C编织区,其中,B飞织区的针数范围为1-N,具体的,B飞织区采用压浮纱飞线编织技术,具体为不织。N理论上为无限针数,但由于受现有横织机机型的限制,目前N的实际针数最多可以达到2500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4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机经纱张力扭矩检测装置
- 下一篇:紧密度1X1罗纹组织及其编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