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04180.8 | 申请日: | 2019-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管志云;刘玉坤;邵敏;李才;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F01K27/00;F01K13/00;F01K11/02;F01D15/10;F22D1/00;F22G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静安区江场路1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焚烧发电系统 高效垃圾 生活垃圾焚烧 低压汽轮机 高压汽轮机 热能利用率 余热锅炉 故障率 发电机 汽包 补贴 运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包括第一余热锅炉、第一汽包、高压汽轮机、低压汽轮机以及发电机。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具有高的热能利用率,能够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零补贴运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焚烧处理方式作为国内外生活垃圾的主流处理措施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焚烧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垃圾分类制度的逐步实施,生活垃圾焚烧炉也在向大容量、高热值、高参数的方向发展,可以同时节省占地面积和单位投资,并提高机组效率。
目前的垃圾焚烧处理工艺,蒸汽参数普遍较低,且很少采用中间再热等措施,发电效率低,经济效益低,且需要大量的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运营。
在现有的技术中,为了提高垃圾焚烧电厂循环热效率,将垃圾焚烧锅炉的蒸汽参数提高到中温超高压13 .7MPa/450℃,给水温度提高到253℃,但此时排烟温度约300℃,远高于常规垃圾焚烧锅炉的排烟温度190℃-210℃,导致锅炉排烟温度偏高,锅炉效率低,电厂发电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包括第一余热锅炉、第一汽包、高压汽轮机、低压汽轮机以及发电机;
所述第一余热锅炉内设置第一过热器和第一高温省煤器,所述第一过热器和第一高温省煤器分别与第一汽包连接;
所述高压汽轮机、低压汽轮机分别连接发电机,以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
所述高压汽轮机进气口连接第一蒸汽管路,所述高压汽轮机出气口连接第二蒸汽管路,所述第一蒸汽管路与第一过热器连接,所述第二蒸汽管路出口连接低压汽轮机进气口,所述低压汽轮机出气口连接第三蒸汽管路,所述第三蒸汽管路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连接冷凝水管路,所述冷凝水管路连接冷凝水给水箱,所述冷凝水给水箱与第一高温省煤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余热锅炉和第二汽包,所述第二余热锅炉内设置第二过热器和第二高温省煤器,所述第二过热器和第二高温省煤器分别与第二汽包连接;所述第二过热器与第一蒸汽管路连接;
所述冷凝水给水箱与第二高温省煤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再热器和第二再热器,所述第一再热器与第一气泡连接,所述第二再热器与第二气泡连接;
所述第二蒸汽管路包括第一再热管路和第二再热管路,所述第一再热器设置在第一再热管路上,所述第二再热器设置在第二再热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管路上设置有低压预热器和高压预热器,所述低压预热器与低压汽轮机的蒸汽管路连接;所述高压预热器与高压汽轮机的蒸汽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管路上设置有低温省煤器、中温省煤器以及炉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高效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具有高的热能利用率,能够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零补贴运营。
采用高低压汽轮机组可以对水蒸汽热量实现最大化利用,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整体发电效率。
对汽轮机产生的冷凝水采用进行低温省煤器、中温省煤器与高温省煤器加热有效的利用了烟气余热,提高的全厂的热效率,同时可以使烟气中的一部分水蒸汽凝结,降低后续消白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焚烧发电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4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