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3932.9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6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琪;俞居正;白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H04W36/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接入 方法 终端 | ||
公开了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STA在第一信道上尝试接收来自第一AP的信标。该STA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该STA在该第二信道上接收第二AP回复的探测响应。在确定该STA与该第二AP之间的通信质量之后,一旦满足探测条件,则该STA立即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以促使该第一AP回复探测响应,并根据该第一AP的回复情况确定紧急漫游条件是否被满足。若该紧急漫游条件被满足,则该STA立即尝试与该第二AP关联,保证STA的通信通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智能物流多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仓储(以下简称智能仓储)中,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移动AGV提供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服务,AGV上安装有站点(station,STA),用于与AP建立连接,并向服务器实时汇报自身位置等信息,服务器需要实时提供AGV行走路线和相关环境信息。针对智能仓储实时性、丢包率等方面的严格要求,需要在信号链路质量检测、保证链路质量和提高漫游主动性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STA在工作信道与关联AP之间的链路质量的信息主要来自于报文或者信标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当工作信道RSSI值低于阈值时会触发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选择更合适的AP来进行漫游。
但是,在判断出RSSI较低时必须主动在多个信道扫描来实时获取其他信道AP的信息,并根据扫描结果进行漫游,信道扫描时间较长,对于实时性较高移动仓储场景会大概率造成连续丢包,影响STA运行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终端,可以使得STA在获取关联AP的信息的同时获取其他非关联AP的信息,在需要漫游切换AP时,可以及时的切换到合适的AP上,保证STA的通信通畅,提高STA运行的稳定性。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WLAN终端的算法逻辑中,该方法在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装置可以在WLAN终端中对应相应的功能实体。该方法可以包括:STA在第一信道上尝试接收来自第一AP的信标,该STA与该第一AP关联,该第一信道为该第一AP的工作信道;该STA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该STA在该第二信道上接收第二AP回复的探测响应,并根据该探测响应确定该STA与该第二AP之间的通信质量;在确定该STA与该第二AP之间的通信质量之后,一旦满足探测条件,则该STA立即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以促使该第一AP回复探测响应,并根据该第一AP的回复情况确定紧急漫游条件是否被满足,其中,该探测条件包括接收来自第一AP的信标的尝试失败;若该紧急漫游条件被满足,且该STA与该第二AP之间的通信质量满足切换条件,则该STA立即尝试与该第二AP关联,该切换条件包括该STA与该第二AP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采用紧急漫游可以提高AP切换的及时性。紧急漫游时不探测带AP的通信质量,而是用之前曾经探测到的通信质量的历史数据决定切换目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该探测条件还包括最近一次接收到的来自第一AP的信标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最近一次信标的信号强度反映的通信质量更接近实时的通信质量。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该STA在该第一信道的单次停留时长为第一时长,该STA在该第二信道的单次停留时长为第二时长,该第一时长与该第二时长的和不超过200毫秒。由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见,采用相对高频的信道扫描周期,使得STA可以在不影响业务报文接收的情况下,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既可以接收到关联AP的信息,也可以获取到其他AP的链路状态,使得STA可以在与关联AP通信情况不佳时及时的通过扫描其他AP的链路状态选择合适的AP,提高了AP切换的及时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3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