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9进制压缩算法的半双工通讯数据传输及确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3712.6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1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宁晋;黄廷谋;袁海东;虞凯;段永奇;熊洁;谢联莲;王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10037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39 压缩 算法 双工 通讯 数据传输 确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9进制压缩算法的半双工通讯数据传输及确认方法,该方法包括系统服务器将压缩数据进行组轮发,终端接收下发数据,收到数据后进行消息提醒,并对提醒信息进行回复。本发明在半双工通信系统中,通过在数据下发前进行数据压缩,并设定新的消息提醒机制和数据回复机制,提升了通信信道资源的利用率,系统和终端能在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的保障了数据下发、确认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9进制压缩算法的半双工通讯数据传输及确认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半双工通讯标准中,明确定义基站或中转台的两个时隙独立使用,可以同时中转或传送两路不同的业务,相比传统的基站或中转台可以节省一半的资源和设备。但是在现有实现中,如果当前通信信道的一个时隙在一次通信中使用,其相邻的另一个时隙基本不会再传输其他语音和数据业务。在进行语音呼叫的时候,无法传输大量数据信息;在传输大量数据的同时,又会影响语音通信。
在半双工通讯模式下,如果要实现大批量的数据传输,会极大的占用信道资源,造成通讯道路阻塞;在此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想要进一步的实现各个终端对数据信息的确认工作,就算有信道资源,还得面临大量终端回复信息引起通讯道路阻塞、空口碰撞,所造成回复失败的问题;以及回复失败后,终端与控制中心所带来信息不同步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想做好半双工通讯的语音和数据流畅交互几乎成了天方夜谭。
因此,由于上述缺点的制约,导致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半双工通讯在业务应用上的作用,并阻碍了半双工通讯在语音和数据业务融合交互应用上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39进制压缩算法的半双工通讯数据传输及确认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39进制压缩算法的半双工通讯数据传输及确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信系统在双时隙上同时进行语音和数据传输,系统服务器对需要下发的数据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序,并利用39进制压缩算法进行数据压缩,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组轮发;
S2、系统服务器核对下发数据中对应的ID信息,对下发数据进行存储或丢弃处理;
S3、终端将存储信息的时间与系统时间进行对比,对满足设定提醒条件的信息进行提醒;
S4、终端在回复窗口时间内随机时间对提醒信息进行回复。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S5、系统服务器在收到终端信息回复后对信息进行标记,将标记信息添加到下发数据中进行下一轮下发;
S6、终端收到添加标记信息的信息后,将本地已存储地回复标记与收到的标记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返回步骤S4或不处理该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终端将本地回复标记与收到的标记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返回步骤S4或不处理该信息,具体为
针对同一条信息,终端本地已做回复标记,新下发的信息携带有回复标记,则对该信息不再做回复;针对同一条信息,终端本地已做回复标记,新下发的信息没有携带回复标记,则返回步骤S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利用39进制压缩算法进行数据压缩,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101、将原始字符串拆分为若干子字符串;
S102、将每个子字符串中的字符映射为一个39进制整数,并将映射后的数据拼接为39进制数字序列;
S103、根据39进制数字序列长度,选择存储空间分别对各个子字符串对应的39进制数字序列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组轮发,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3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