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颜色纹理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及循环神经网络的人脸融合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2277.5 | 申请日: | 201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7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沛松;王宏霞;刘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5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块 卷积神经网络 双通道 循环神经网络 人脸区域 融合检测 输入图像 特征表达 纹理分量 颜色纹理 高维 人脸 预处理操作 后处理 空间循环 融合图像 神经网络 输入完成 图像采集 训练样本 输出 不重叠 鲁棒性 重采样 预设 检测 网络 | ||
1.一种基于颜色纹理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及循环神经网络的人脸融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输入图像进行人脸区域提取,将人脸区域重采样为固定尺寸并划分为不重叠的图像块;
步骤2:对步骤1所得每个图像块进行预处理操作提取颜色及纹理分量;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每个图像块提取的颜色及纹理分量输入完成训练的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得到高维特征表达;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所有图像块的高维特征表达作为空间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获得网络的输出分数;将输出分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输入图像是否为人脸融合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颜色纹理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及循环神经网络的人脸融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采用人脸检测算法提取输入图片I(x,y)中人脸的矩形边界框,利用该矩形边框左上角位置(x0,y0)和右下角位置(x1,y1)确定人脸区域;人脸区域检测采用的算法包括Viola-Jones算法,但不限于此;
步骤1.2:截取输入彩色图片I(x,y)的人脸区域If(x,y),并将其重采样为N×N大小;
步骤1.3:将重采样后的人脸区域图像均匀划分为不交叠的k2个图像块B(i,j),其中(i,j)表示图像块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序号;每个图像块的空间尺寸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颜色纹理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及循环神经网络的人脸融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对于步骤1.3获得的图像块其中分别表示图像块的RGB三个颜色通道分量;首先将图像块B(i,j)进行颜色空间变换,从原本的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并提取颜色分量
步骤2.2:对于步骤1.3获得的图像块利用公式(1)计算其灰度级图像G(i,j),公式(1)如下所示:
步骤2.3:对于步骤2.2获得的灰度级图像G(i,j),采用Schmid滤波器组提取纹理信息;Schmid滤波器组由d个具有旋转不变性的滤波器构成;滤波器的形式如公式(2)所示:
其中,参数r表示半径而(σ,τ)的取值将决定滤波器的具体参数值;F0(σ,τ)表示使滤波器系数直流分量为0的偏置量;利用上述滤波器依次对灰度级图像G(i,j)进行空间域卷积操作得到d个处理结果,并组成纹理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22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