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态部分耦合假设的辐射声功率的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02216.9 | 申请日: | 2019-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2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贾梓镔;刘瑞骏;郝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13 | 分类号: | G06F17/13;G01H3/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模态 辐射声 功率计算 非耦合 结构振动响应 表面空气 结构模态 理论能量 模态耦合 能量守恒 求解 映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部分耦合假设的辐射声功率计算方法,方法主要包括结构模态计算、求解结构振动响应、振动加速度映射到表面空气层、基于模态部分耦合假设辐射声功率计算。与基于模态非耦合假设、模态耦合假设的辐射声功率计算方法相比较,基于模态部分耦合方法满足了能量守恒,实现了非耦合和耦合两种假设的互补,达到了消除理论能量误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辐射声功率的计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态部分耦合假设的辐射声功率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E)的发展,在产品制造之初对结构声振及NVH 性能进行优化已经变成了可能。其中,模态追踪法基于模态—振动—噪声方法计算流程来进行结构辐射噪声优化由于其高效性,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模态的正交性,利用模态叠加法求解结构的振动响应是一个合理的线性过程。然而根据声学理论,通过振动响应计算辐射声功率却是个非线性过程。这表示从模态方面出发计算辐射声功率时,各阶模态之间存在未知的耦合情况,实际辐射声功率的峰值可能并不是由该频率对应的约束模态主导的,使得基于模态追踪法的噪声优化失效,甚至导致优化后辐射噪声不降反升的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模态部分耦合假设的辐射声功率计算方法,实现非耦合和耦合假设声功率的互补,从而达到消除理论能量误差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模态部分耦合的假设的辐射声功率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求解时域上的模态方程,过程如下:
构建响应分析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组:
x=Φq
其中,M、C、K分别为结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与刚度矩阵,x=[x1 x2 … xn]T为位移响应矩阵,F为强迫载荷矩阵,t为时间,Φ为振型矩阵,q=[q1 q2 … qn]T为模态坐标矢量,n为截断模态。
变形可得
ΦTMΦ=diag[M1 M2 … Mn]
ΦTCΦ=diag[C1 C2 … Cn]
ΦTKΦ=diag[K1 K2 … Kn]
ΦTF(t)=diag[F1 F2 … Fn]
其中,定义分别为第r阶模态质量、模态阻尼以及模态刚度。
解耦后,第r阶模态(r<n)对应时域上的模态方程为:
步骤二、求解步骤一模态方程的稳态响应(即qr特解)
令广义力Fr=frejωt,其中fr是广义力的幅值。
求解可得:
qr=Qrejω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2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