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余煤单斗提升机的开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2182.3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66 | 分类号: | B65D90/66;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许云慧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斗 单斗提升机 导流装置 开闭装置 开闭 开口 开闭机构 驱动机构 提升轨道 外侧壁 可滑动地 联动机构 传统的 斗装置 铰接件 铰接 倾洒 转动 变形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余煤单斗提升机的开闭装置,开闭装置包括下方具有开口的余煤收集斗,开闭导流装置通过铰接件铰接在余煤收集斗的外侧壁,余煤收集斗的外侧壁还固定有与开闭导流装置相连接的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开闭导流装置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开口;余煤收集斗的下方还设置有提升轨道,提升轨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余煤单斗,使得余煤收集斗内的余煤能够通过开口进入至余煤单斗内;解决了传统的余煤单斗提升机的开闭机构是联动机构,主要利用撞击实现余煤收集斗的关闭,容易造成开闭机构的变形,且余煤在进入单斗装置过程中容易倾洒,造成次生污染和劳动强度的增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行业单斗提升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余煤单斗提升机的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余煤单斗提升机情况,余煤单斗提升机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余煤斗与开闭机构是联动机构。余煤斗的开闭机构是通过余煤斗的撞击实现开闭,同时开闭导流装置上有配重,通过余煤斗提升的撞击实现余煤斗的关闭。关闭的过程有余煤洒落到余煤坑里,不仅造成现场环境的污染,同时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开闭的导流装置开启依靠余煤的重力实现开启,长期的受力,造成开闭机构变形,余煤收集斗装置内的余煤不能顺利进入余煤单斗装置,依靠人工进行清理、疏通,增加工人劳动强度。设备故障高会造成余煤单斗提升机工作效率下降,同时也会造成推焦车余煤在平台上堆积余煤造成次生污染和劳动强度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余煤单斗提升机的开闭装置,解决了传统的余煤单斗提升机的开闭机构是联动机构,主要利用撞击实现余煤收集斗的关闭,容易造成开闭机构的变形,且余煤在进入单斗装置过程中容易倾洒,造成次生污染和劳动强度的增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煤单斗提升机的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下方具有开口的余煤收集斗,开闭导流装置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所述余煤收集斗的外侧壁,所述余煤收集斗的外侧壁还固定有与所述开闭导流装置相连接的驱动机构,使得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开闭导流装置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所述余煤收集斗的下方还设置有提升轨道,所述提升轨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余煤单斗,使得所述余煤收集斗内的余煤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余煤单斗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余煤收集斗的外侧壁的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开闭导流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闭导流装置包括弧形的兜体结构,所述兜体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延伸结构;转动所述开闭导流装置能够使得所述余煤收集斗内的余煤沿所述延伸结构滑入所述余煤单斗内。
优选地,所述余煤单斗还通过钢丝绳连接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能够通过所述钢丝绳带动所述余煤单斗在所述提升轨道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余煤收集斗的下方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兜体结构内。
优选地,所述兜体结构中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所述余煤收集斗的外侧壁相铰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煤单斗提升机的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下方具有开口的余煤收集斗,开闭导流装置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所述余煤收集斗的外侧壁,所述余煤收集斗的外侧壁还固定有与所述开闭导流装置相连接的驱动机构,使得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开闭导流装置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余煤收集斗的下方还设置有提升轨道,所述提升轨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余煤单斗,使得所述余煤收集斗内的余煤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余煤单斗内。利用驱动机构能够顺利的开关闭合余煤收集斗的开口处,使得余煤收集斗内的余煤能够顺利进入至下方的余煤单斗内,完成余煤的运输,代替传统的撞击开关的工作方式,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防止开闭装置的变形,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实现物料的高效运输。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2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扎口扣件
- 下一篇:一种日常垃圾放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