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痕化双靶点基因组编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01916.6 | 申请日: | 2019-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继平;郭桂英;曾纪锋;杨诺;周楚新;李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5/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0228***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痕化双靶点 基因组 编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RISPR/Cas9和λ‑Red的无痕化双靶点基因组编辑系统,其特征在于:1.pKS9分子量11,681kb,为温敏性质粒。含有基因:受四环素诱导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组编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细菌CRISPR/Cas9 II型免疫系统和λ-Red DNA重组系统相结合的高效、无痕化基因组编辑方法。
背景技术
CRISPR(Clustered regulator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可直译为成簇的、有规律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生菌基因组中的高效基因剪切器,用于抵御外来遗传物质如噬菌体的侵入。在结构上,该系统由一个前导区(Leader)、多个高度保守的短重复序列区(Repeat)和存在于重复序列区间的多个间隔区(Spacer)所组成。前导区富含AT,长度为300~500bp的区域,一般位于CRISPR上游,被认为是CRISPR的启动子序列。重复序列区长度为21~48bp,含有回文序列,可形成发卡结构。间隔区长度为26~72bp,由俘获的外源DNA组成,其功能类似于免疫记忆,即用于细菌对含有该序列的外源DNA再次入侵时的识别,并通过Cas(CRISPR-associated)蛋白对其进行双链剪切。基于Cas蛋白基因序列的不同,CRISPR/Cas系统可分为多种,但只有Ⅱ型CRISPR/Cas9最为简单而被广泛应用。其作用原理是:在前导区的调控下,CRISPR区首先转录为长的pre-crRNA (Pre RISPR RNA),并逐步加工为含有保守重复序列和间隔区的一系列成熟crRNA,同时进行转录的还有与crRNA重复序列互补的tracrRNA (Trans-activating crRNA)。当crRNA与tracrRNA转录出来后,二者互补配对而形成复合物,通过间隔区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序列,引导Cas9核酸内切酶在靶向位点进行双链DNA剪切。由于在细菌中几乎不存在非同源重组的修复功能,因此,该双链断裂将导致外源DNA的降解,从而达到对噬菌体等可识别入侵DNA的有效抵御。但如果此时存在有外源供体DNA片段(Donor)时,由于细菌具有同源重组修复机制而引发外源供体DNA片段与被剪切基因组之间发生同源重组,从而实现对基因组DNA的编辑。可见,CRISPR/Cas并没有基因重组活性,其功能只是造成基因组的双链断裂,因此更适合于基因重组工程中的选择压力或者反向筛选,即只有发生重组的阳性突变子才能保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1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