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PS8L1基因在抑制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1246.8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卿晨;张磊;罗敏;杨宏英;陈亚娟;朱绍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88 | 分类号: | A61K31/7088;A61P35/00;A61P15/00;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卵巢癌 肿瘤生物治疗 生存率 卵巢癌细胞 侵袭和转移 皮性 治疗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肿瘤生物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EPS8L1基因在抑制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所述EPS8L1基因的shRNA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SEQ ID NO:10,SEQ ID NO:11,SEQ ID NO:12,SEQ ID NO:13,SEQ ID NO:14。本发明实现了EPS8L1基因在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生物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EPS8L1基因在抑制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但死亡率却位居妇科肿瘤之首,其中85-90%为上皮性卵巢癌。究其原因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高转移倾向和治疗过程中化疗耐药所导致的复发。约70%的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是晚期,又有70%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需要再次手术和化疗。因此,卵巢癌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治疗过程中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很多家庭因病致贫。
转移是上皮性卵巢癌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文献报道,根据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Ⅰ期的卵巢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Ⅱ期患者仍有60-80%的五年生存率,但是发生转移的Ⅲ和Ⅳ期患者,五年生存率锐减为2-35%。因此,临床分期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肿瘤播散、转移的范围越广、临床分期越晚、患者的生存率越低。上皮性卵巢癌的转移除了以腹腔种植为主的转移外,还有经脉管系统的转移,前者可刺激产生腹水,是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转移的特征。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癌细胞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迁移是肿瘤转移的基础,涉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的复杂过程。细胞迁移由几个循环往复的步骤组成,即头部伪足形成和延伸、新粘附位点的建立、胞体的收缩及尾部的退缩,细胞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逐渐向前移动。对这一过程精确调控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涉及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包括多种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研究较多的癌基因有Ras、Myc、SRC、EGFR、Erbb2、CTNNB1等,研究较多的抑癌基因有p53、pl6、p21、PTEN、Runx3、MDM2、FHIT等。
但在临床实践中,这些分子标记物在预测卵巢癌转移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如果能发现及研究卵巢癌细胞发生转移的关键分子及相关机制,不但能为寻找预测卵巢癌患者发生转移风险的生物标记物提供科学依据,更有望为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提供可能的干预靶点,以阻断肿瘤的浸润转移、控制腹水生成,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改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31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RNA-Seq数据,发现了4908个差异基因(fold change>2,p<0.05),建立了一个云南地区上皮性卵巢癌差异RNA数据库。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相关蛋白1(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athway substrate 8-related protein 1,EPS8L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较正常卵巢组织上调了20.266倍,且该基因在两组样本(癌VS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一致性较高,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库比对,我们推测EPS8L1可能与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无EPS8L1基因在卵巢癌中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EPS8L1基因在抑制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1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