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效率的双头泵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0359.6 | 申请日: | 201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1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威艾斯智能装备(滁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53/08;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淮安路以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泵体 第二泵体 两组 内腔 双头 安装孔 泵体 轴体 工作效率 节省空间 同一根轴 左右两侧 散热板 插接 外壁 外端 底座 电机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效率的双头泵,包括机壳、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机壳的内腔安装有轴体,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第一泵体,第一泵体的外端连接有第二泵体,所述轴体的两端分别贯穿机壳的两端和两组第一泵体且插接于两组第二泵体的内腔,所述机壳的外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腔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机壳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本发明通过电机两头均安装有泵体,利用同一根轴带动两组泵体,进行工作,双头泵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而且节省空间,降低能耗,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电机泵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双头泵。
背景技术
液压站是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方向阀、节流阀、溢流阀等构成的液压源装置或包括控制阀在内的液压装置。按驱动装置要求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供油,适用于驱动装置与液压站分离的各种机械上,将液压站与驱动装置(油缸或马达)用油管相连,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在液压站中电机带动的油泵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有的液压站使用油泵的时候都是单个电机带动单个油泵进行工作,效率低下,进油和出油需要两组泵,占据空间,而且现有的电机均带有防尘网,方便散热以及防尘,但是在电机停止工作的时候,防尘网还是会进入一部分灰尘,防尘效果一般,而且底座减震效果一般,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提高效率的双头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效率的双头泵,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效率的双头泵,包括机壳、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机壳的内腔安装有轴体,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第一泵体,第一泵体的外端连接有第二泵体,所述轴体的两端分别贯穿机壳的两端和两组第一泵体且插接于两组第二泵体的内腔,所述机壳的外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腔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机壳的底部安装有底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板包括固定板和滑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板插接于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滑板的表面和固定板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板的表面中间处安装有凸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弹性钢片,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两侧均插接有滑块,两组滑块的外侧壁均通过弹簧和第二滑槽的内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壳和第一泵体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为倒T型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和滑板分别为铝制固定板和铝制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提高效率的双头泵,通过电机两头均安装有泵体,利用同一根轴带动两组泵体,进行工作,双头泵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而且节省空间,降低能耗。
2.本发明的提高效率的双头泵,通过机体外壁安装有的散热板,通过在工作的时候使得两组通过对齐进行散热,在不工作的时候,使得两组通孔错开,实现密封,使得防尘效果显著提高。
3.本发明的提高效率的双头泵,通过底座利用弹性钢片以及滑块压缩弹簧进行双重缓冲,使得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提高效率的双头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高效率的双头泵的散热板结构示意图图;
图3为本发明提高效率的双头泵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威艾斯智能装备(滁州)有限公司,未经优威艾斯智能装备(滁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0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