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0042.2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丽;宋项宁;姚猛;张志远;郭亚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 油库 含油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COD去除率低、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成品油库含油污水依次通过聚结除油器、铁碳微电解、电催化反应器、BAF反应器处理后排放,出水石油类小于4mg/L,COD小于70mg/L;其中,铁碳微电解装填铁碳填料,电催化反应器装填活性炭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库区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油罐切水、清罐作业排水、装卸作业排水等。成品油库含油污水水质特殊性在于除了石油类外还有大量溶于水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汽、柴油添加剂,导致成品油库含油污水COD浓度很高。而目前成品油库多采用隔油池-混凝气浮-过滤工艺处理含油污水,该套工艺流程中混凝气浮工艺通过添加常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等结合气浮装置可去除污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等胶体物质,通过水质分析,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经过除油处理后,水中仍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造成污水中有机物(COD)严重超标。
实用新型专利“轻油污水集成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2892839Y)公开了一种轻质油油库作业产生的含油污水的处理装置,该装置以物化处理为核心,通过斜板分离、过滤、聚结分离和吸附等过程实现排放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同时回收分散油和乳化油。但该装置的核心COD去除段为吸附段,为满足排水要求,该段体积设置较大,且吸附剂容易饱和失效。发明专利“成品油库污水的处理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4129874B)公开了一种成品油库污水的处理方法,其利用过滤、两级聚结和电吸附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避免了过多的使用药剂,但该方法主要针对低浓度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其中聚结分离器主要针对含油污水中的部分分散油、乳化油,对COD去除效果有限,电吸附反应器利用电场作用下活性炭吸附容量增大的原理,对COD处理效率较低,且存在着活性炭吸附饱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COD去除率低、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具有COD去除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成品油库含油污水依次通过聚结除油器、铁碳微电解、电催化反应器、BAF反应器处理后排放,出水石油类小于4mg/L,COD小于70mg/L;其中,铁碳微电解装填铁碳填料,电催化反应器装填活性炭催化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聚结除油器、铁碳微电解释、电催化反应器、BAF反应器以及电控设备集成在一个撬装底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聚结除油器由预过滤器、一级聚结过滤器、二级聚结过滤器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过滤器装填核桃壳或聚丙烯纤维小球;一级聚结过滤器装填改性聚丙烯波纹板或陶瓷波纹板;二级聚结过滤器装填不锈钢纤维或玻璃纤维填料,聚结除油器设有集油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铁碳微电解中所用铁碳填料中铁占70~90wt%,炭占5~15wt%,金属活性组分Mn、Cu、Ni占5~15wt%。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催化反应器由阴阳电极、催化剂填料、曝气装置、反冲洗装置构成;其中阴阳电极涂有Sb、Sn金属的钛电极,催化剂粒子为负载Mn、Cu、Ni金属的活性炭催化剂,反应器底部设曝气管与风机相连,污水从反应器底部进入,经布水板后均匀上流充满整个反应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催化反应器电压为10~20V,催化粒子再生过程中的电压为10-30V,再生时间为20-120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BAF反应器内装填亲水性高分子填料,同时设有曝气装置及反冲洗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0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苯系物可视化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