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区域盲板拆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98430.1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新;柏徳春;李建东;艾中路;沈志宏;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9/10 | 分类号: | C21B9/10 |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热风炉 余热 回收 区域 拆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区域盲板拆除方法,其拆除步骤是:热风炉本体通过废气排压管与烟囱联通,形成对空通道,在烟囱抽力的作用下,烟气管道两端盲板两侧的压力、气体源即可消除;在烟气盲板靠预热器侧管道外部上方预设的“天窗”,烟气管道内部即与大气联通,形成对空状态;在助燃空气盲板靠预热器侧管道外部上方预设的“天窗”后,助燃空气管道内部即与大气联通,形成对空状态,在助燃空气管道内对盲板实施切割作业;盲板靠预热器侧管道外部上方预设的“天窗”,靠煤气预热器侧煤气管道内部即与大气联通,形成对空状态。能够消除原密闭空间作业的隐患,有效缩短高炉配合休风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热风炉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区域盲板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区域预热器的改造过程中,如果空气、煤气、烟气管道电动蝶阀外侧采取焊接盲板方法进行隔断,新预热器安装、打压完成后需再利用高炉休风机会拆除原盲板与原余热回收系统进行联通,才能投入运行。常规拆除盲板的方法主要采取从管道外部对盲板两侧管道实施切割后再进行抽盲板作业,但切割后的管道因自重作用下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导致原盲板两侧管道在水平方向上出现严重错位,管道对接难度增大;或直接从预热器设备人孔进入管道内部实施切割作业,属于受限空间作业,同时因管道内部空间无法与外部大气进行联通,存在许多不可控影响因素;现有的这些方法均无法适应现场生产要求。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区域盲板拆除方法,它能够消除原密闭空间作业的隐患,在安全确认后,作业人员即可在烟气、空气、煤气、空气管道内对盲板实施切割作业,进行检漏确认后即可投入运行,能够有效缩短高炉配合休风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热风炉余热回收区域盲板拆除方法,其拆除步骤是:
第一步,热风炉停烧,对热风炉本体及烟道吹扫后,再将各座热风炉排压阀打开,热风炉本体通过废气排压管与烟囱联通,形成对空通道,即可消除异常气体进入热风炉炉内后造成的危害,关闭喷煤制粉站废气阀,在烟囱抽力的作用下,烟气管道两端盲板两侧的压力、气体源即可消除;
第二步,打开烟道变径管处检修人孔,在烟气盲板靠预热器侧管道外部上方预设的“天窗”后,烟气管道内部即与大气联通,形成对空状态,经检测合格后,施工作业人员就能在烟气管道内对盲板实施切割作业,完毕后再密封“天窗”,进行检漏确认后即可投入运行;
第三步,助燃风机停机后,打开风机放散阀,并确认;在热风炉排压阀打开,与烟囱联通的情况下,助燃空气管道进出口端盲板两侧的压力、气体源即可消除,打开助燃空气预热器检修人孔,在助燃空气盲板靠预热器侧管道外部上方预设的“天窗”后,助燃空气管道内部即与大气联通,形成对空状态,经检测合格后,施工作业人员就可在助燃空气管道内对盲板实施切割作业,完毕后再密封“天窗”,进行检漏确认后即可投入运行;
第四步,对高炉煤气总管进行关闭盲板阀或水封操作,其他煤气管道下盲板,对煤气管道系统进行氮气吹扫,待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煤气盲板作业,打开煤气预热器检修人孔,打开煤气预热器盲板两侧放散阀,促使煤气管道盲板侧与大气相联通。盲板靠预热器侧管道外部上方预设的“天窗”后,靠煤气预热器侧煤气管道内部即与大气联通,形成对空状态,经检测合格后,施工作业人员就可在煤气管道内对盲板实施切割作业,完毕后再密封“天窗”,进行检漏确认后即可投入运行。
更进一步地,为强化烟气、空气、煤气管道内与新开“天窗”的通风效果,在检修或设备人孔处安装鼓风机对管道内部进行强制通风。
更进一步地,进入烟气、空气、煤气管道内部前要严格按受限空间作业要求进行检测和确认;进入靠预热器侧煤气管道内要求作业人员佩戴好氧气检测仪、空气呼吸器,并做好现场监护。
更进一步地,为防止发生煤气泄露事故,要求对高炉煤气总管盲板阀或水封现场进行监控,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作业人员撤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8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热风支管端口耐材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钒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