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牙5.0传输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8020.7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姜海洋;李红建;王铮;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1 | 分类号: | G08B13/191;H04W4/8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李洁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 入侵检测系统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灯光报警电路 数字式 按键电路 传输技术 电源模块 主控芯片 人体红外检测 入侵检测设备 无线传输技术 传输距离 家庭网络 有效解决 电连接 功耗 中断 监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5.0传输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包括:电源模块、蓝牙5.0主控芯片、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按键电路及灯光报警电路;所述蓝牙5.0主控芯片分别与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按键电路、灯光报警电路及电源模块电连接。本发明的入侵检测系统有效解决了基于其他无线传输技术的人体红外检测入侵检测设备功耗高、传输距离不理想、家庭网络中断情况不能进行本地监控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蓝牙5.0传输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安防领域入侵检测一般采用人体红外检测或移动侦测与图形识别技术实现,其中基于人体红外检测的入侵检测设备成本低廉,易于部署。人体红外入侵检测设备一般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实现人体发出红外波检测,并配合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入侵检测与远程上报告警。
目前人体红外入侵检测设备主流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Zigbee、蓝牙等,其中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传输技术速率最快,无线发射功耗最高,也导致电池使用周期较短;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发射功率较低并具备自组网功能,但Zigbee设备必须配合指定网关设置才能使用,并且不能在家庭网络中断情况下实现本地监控与控制。
因此,现有的智能家居安防领域入侵检测一般都存在设备功耗高、传输距离不理想、家庭网络中断情况不能进行本地监控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蓝牙5.0传输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解决了基于其他无线传输技术的人体红外检测入侵检测设备功耗高、传输距离不理想、家庭网络中断情况不能进行本地监控的弊端。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蓝牙5.0传输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包括:电源模块、蓝牙5.0主控芯片、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按键电路及灯光报警电路;所述蓝牙5.0主控芯片分别与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按键电路、灯光报警电路及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整个系统供电,蓝牙5.0主控芯片同时具备系统控制与蓝牙5.0无线传输功能,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监测人体入侵信息,按键电路用于与蓝牙网关设置的配网操作,如当用户长按轻触按键后,设备进入配网状态,灯光报警电路用于系统检测到非法入侵后的本地报警;在本发明的入侵检测系统中,系统平时处于低功耗休眠状态,当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信息后,可自动唤醒深度休眠状态的主控芯片,并通过蓝牙5.0无线传输通道上报非法入侵信息,同时本地报警;由于采用蓝牙5.0作为无线传输通道,该设备在家庭网络中断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地监控与本地移动终端推送功能,因此,本发明的入侵检测系统可有效解决基于其他无线传输技术人体红外检测入侵检测设备功耗高、传输距离不理想、家庭网络中断情况不能进行本地监控和移动端推送的弊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由3V电池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用数字式输出,方便主控处理,并支持低功耗特性与主控唤醒功能。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5.0传输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由上述的基于蓝牙5.0传输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首次安装电池后,进行系统与蓝牙网关的蓝牙配对操作,通过按键电路检测用户配网信息请求,完成系统与蓝牙网关的配对流程;
B.系统进入深度休眠状态模式下的非法入侵检测;
C.当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入侵信息后,数字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退出低功耗工作状态,并唤醒深度睡眠状态的蓝牙5.0主控芯片;
D.蓝牙5.0主控芯片通过蓝牙5.0传输通道上报告警信息到蓝牙网关,蓝牙网关设置转发告警信息到远程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8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