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7968.0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5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万洋;李凯波;陈清海;吕振宇;马柯;王宗杰;郑灵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8 | 分类号: | G01B5/18;G01B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万仲达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定向 系统 机构 接触 轴承 预紧力 调节 方法 | ||
1.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所述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包括外框(1)和内框(2),所述外框(1)与所述内框(2)之间通过角接触轴承(3)和转轴(4)活动连接,所述外框(1)上对应所述角接触轴承(3)的位置压装有轴承端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所述角接触轴承(3)的内外圈高度差h;
(2)测量所述角接触轴承(3)的外圈端面到所述外框(1)的安装面(1a)的深度L1;
(3)测量装配前的所述轴承端盖(5)的台阶压装面(5a)与安装端面(5b)之间的高度差L2;
(4)配磨装配前的所述轴承端盖(5)的台阶压装面(5a),配磨量为
(5)制作规格为0.01mm厚度的环形铝箔垫(6),所述环形铝箔垫(6)的外径小于所述角接触轴承(3)的外圈的外径,所述环形铝箔垫(6)的内径大于所述角接触轴承(3)的内圈的内径;
(6)将至少一个所述环形铝箔垫(6)安装在所述角接触轴承(3)的端面上,并用配磨好的所述轴承端盖(5)将所述环形铝箔垫(6)压紧即可,此时所述轴承端盖(5)的所述安装端面(5b)与所述外框(1)的所述安装面(1a)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利用数显深度千分尺测量所述角接触轴承(3)的3个以上不同位置的内外圈高度差并取平均值得到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利用数显深度千分尺测量3个以上不同位置的所述角接触轴承(3)的外圈端面到所述安装面(1a)的深度并取平均值得到L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
利用数显深度千分尺测量3个以上不同位置的装配前的所述轴承端盖(5)的台阶压装面(5a)与安装端面(5b)之间的高度差并取平均值得到L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
采用高精度平面磨配磨装配前的所述轴承端盖(5)的台阶压装面(5a),配磨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
配磨装配前的所述轴承端盖(5)的台阶压装面(5a),使所述台阶压装面(5a)的平面度不大于0.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7)测量所述内框(2)的转动静摩擦力m,如所述转动静摩擦力m与设计的转动静摩擦力M之间的误差比值|M-m|/M<10%,则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定位定向系统转位机构角接触轴承预紧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具体为:
将弹簧秤(7)一端挂在所述内框(2)上,再用手顺着所述内框(2)转动方向用力拉所述弹簧秤(7)另一端,直至所述内框(2)转动,同时记录下所述弹簧秤(7)上显示的所述内框(2)的单次转动静摩擦力,测量6次并取平均值得到所述内框(2)的转动静摩擦力m,如所述转动静摩擦力m与设计的转动静摩擦力M之间的误差比值|M-m|/M<10%,则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79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