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96804.6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晖;王斌;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可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金弘毅 | 
| 地址: | 31521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副车架 加强边 下翻边 上板 下板 汽车前副车架 安装槽 安装架 延伸部 前部 前副车架总成 水平方向延伸 矩形盒体 汽车车架 位置相对 合围 半框体 内固定 支撑片 半框 有向 拼接 体内 延伸 配合 | ||
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属于汽车车架技术领域,所述的前副车架上板具有向下的下翻边,所述的下翻边延伸到所述的前副车架下板上让所述的前副车架上板和所述的前副车架下板合围成矩形盒体结构,位于所述前副车架上板前部的所述下翻边底部还设置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加强边,所述的前副车架下板前部设置有与所述加强边相配合的延伸部,所述的加强边与所述的延伸部固定连接,前副车架总成两侧部分别设置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前安装架,所述的前安装架由两个半框体拼接而成,两个所述的半框体内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和后前副车架,前副车架和后前副车架都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稳定杆、转向机、发动机悬置、摆臂等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的重要支撑结构,副车架是关键的受力部件。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指的是汽车在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方面的性能,这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然而,悬架系统中副车架的NVH性能是影响整车NVH性能的关键指标。副车架结构噪声会引起加速车内轰鸣声、怠速车内噪声大、匀速噪声大等问题。为了降低NVH指标,中国专利201810183379.2“一种优化中低频段噪音的前副车架”公开了一种矩形盒结构的前副车架,通过此结构优化了前副车架中低频(100-150Hz)传递特性,降低了整车各工况在中低频段的噪声水平,最终提升了车内加速、匀速声品质。但是此专利中的前副车架上具有向上延伸的前车体安装架,相比一般直接与车体相连的前副车架,这种连接方式降低了车体和前副车架的刚性连接,同时安装架的存在还加剧了前副车架的振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汽车前副车架总成,本发明具有密闭的矩形盒体结构,通过矩形盒体结构让前副车架上板和前副车架下板共同受力,使得前副车架总成受力平衡,还改变了矩形盒体与前安装架的连接方式,通过包覆的方式将前安装架包覆在矩形盒体内,增强了矩形盒体与前安装架之间的连接面积,分散了应力,提高了矩形盒体与前安装架之间的刚度以及和车体之间连接的牢度,同时还能减少前副车架总成的振动;为了增强前安装架的强度,将前安装架设计为分体式,在分体式内加装支撑片,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前安装架的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上板和前副车架下板,所述的前副车架上板具有向下的下翻边,所述的下翻边延伸到所述的前副车架下板上让所述的前副车架上板和所述的前副车架下板合围成矩形盒体结构,位于所述前副车架上板前部的所述下翻边底部还设置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加强边,所述的前副车架下板前部设置有与所述加强边相配合的延伸部,所述的加强边与所述的延伸部固定连接,前副车架总成两侧部分别设置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前安装架,所述的前安装架由两个半框体拼接而成,两个所述的半框体内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前副车架下板上设置有主支撑框,所述的下翻边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支撑框相配合的后悬置支架连接孔,所述后悬置支架连接孔位于前副车架总成前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前副车架下板上还设置有若干条对称的肋支撑条,所述的肋支撑条位于所述主支撑框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前副车架总成后部呈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前副车架总成前部具有两个相对的凸出部,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前部与所述的凸出部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前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前副车架总成两侧分别设置有侧边连接部,所述的前副车架上板和所述前副车架下板在所述连接部的部分分别向下凹陷和向上凸起形成加强固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可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可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6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