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藏驱油的组合物及驱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96534.9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韩旭;李禹羲;冯玉军;王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智瑞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路永斌;范国锋 |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组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驱油的组合物及驱油方法,该组合物包括:改变目标油藏矿化度的第一物质,所述第一物质的注入量为0.5‑3PV;与目标油藏中原油形成中相微乳液的三元复合体系,所述三元复合体系的注入量为0.1‑0.4PV;防止三元复合体系被稀释的第二物质,所述第二物质的注入量为0.05‑0.3PV;改变目标油藏矿化度的第三物质,所述第三物质的注入量为0.5‑4PV。该组合物和方法在油藏驱油各个阶段注入的物质能够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与油藏中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并进一步形成中相微乳液,可以大幅提高采收率,使采收率超过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藏驱油用的中相微乳组合物及驱油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油田经过分层注水、分层采出等一系列强化采油措施,使油田水驱最终采收率达到40%左右,还有大量剩余油存留地下。上世纪4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开始探索研究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大庆油田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化学驱的实验室研究,并于1972年开展了第一个聚合物驱先导性现场试验,1992年开展了聚合物驱工业性矿场试验,1995年实现了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工业化区块平均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以上。在聚合物驱取得重大成功的基础上,为了更大幅度的提高采收率,进一步发展了三元复合驱技术。1991年开展了三元复合驱先导及扩大性现场试验,2014年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应用,工业化区块平均提高采收率18个百分点以上。国内外油田水驱后,再聚合物驱或三元复合驱后油藏采收率分别到达52%或58%,但仍有大量剩余油残留在油藏中。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可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驱油剂,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使其超过60%甚至可以达到90%。
由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藏驱油的组合物及使用该组合物的驱油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油藏水驱或盐水驱油之后分步加入的三元复合体系、第二物质和第三物质形成了微乳液驱,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驱油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
改变目标油藏矿化度的第一物质;所述第一物质的注入量为0.5-3PV;
与目标油藏中原油形成中相微乳液的三元复合体系;所述三元复合体系的注入量为0.1-0.4PV;
其中,PV为目标油藏的孔隙体积;
该组合物还包括:防止三元复合体系被稀释的第二物质;所述第二物质的注入量为0.05-0.3PV;
改变目标油藏矿化度的第三物质;所述第三物质的注入量为0.5-4PV。
其中,所述第一物质、三元复合体系、第二物质和第三物质先后注入到目标油藏中,且均能驱替目标油藏中原油,
优选地,所述第一物质和第三物质包括水或碱(或盐)水;
所述第二物质为聚合物、盐和水组成的聚合物水溶液,优选其粘度为目标油藏中原油粘度的3-6倍;
所述聚合物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或疏水缔合聚合物,其中,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包括N-烷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酰胺、丙烯酰胺-co-丙烯酸酯和丙烯酰胺-co-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co-表示无规则共聚物。
所述碱(或盐)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钠和/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三元复合体系包含表面活性剂、碱(或盐)和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智瑞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智瑞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6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