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6198.8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8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强;贾智帅;梁珂;杨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B32B17/00;B32B17/10;B32B27/28;B32B27/08;B32B27/06;B32B33/00;B32B3/24;B32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郭晓龙;刘芳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装置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基板和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贴合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基板上设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正对所述指纹模组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基板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留空区,所述留空区内填充有透光材料。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线的透过率,增强了指纹模组采集图像的清晰度,提高指纹识别的速率和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并可与他人相区别的特征,它由指端皮肤表面上的一系列脊和谷组成,这些脊和谷的组成细节决定了指纹图案的唯一性。由之发展起来的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上,以进行个人身份的验证,从而增强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
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下方的指纹模组,基板的上方设有遮光层,遮光层正对指纹模组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在手指按压显示面板时,光线通过该通孔传递到指纹模组,进而实现指纹的识别的功能。
然而,由于基板会影响光线的透过率,从而会影响指纹识别的速率和精准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线的透过率,增强指纹模组采集图像的清晰度,提高指纹识别的速率和精准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基板和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贴合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基板上设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正对所述指纹模组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基板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留空区,所述留空区内填充有透光材料。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由于在遮光层正对指纹模组的位置设有多个通孔,且在基板正对该通孔的位置设置留空区,并在留空区内填充有透光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填充透光材料的留空区使基板保持完整性,在不影响基板强度和功能的前提下,透光材料填充的留空区的光线透过率明显大于普通基板光线的透过率,由此使得经过该留空区的光线的透过率大大提高,由于留空区正对指纹模组,从而使得指纹模组能够采集到更多的指纹光线,增强了指纹模组采集图像的清晰度,提高指纹识别的速率和精准度。
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玻璃板、第一柔性膜层、第一绝缘层、第二柔性膜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柔性膜层、第一绝缘层、第二柔性膜层和第二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留空区。
在基板的下方设置玻璃板,从而使得直接与指纹模组贴合的零件为刚性零件,能够有效的减小指纹模组贴合时产生的印痕,提高贴合良率;将留空区具体设置在第一柔性膜层、第一绝缘层、第二柔性膜层和第二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上即可改善指纹光线透过基板的透过率,进而提高指纹模组采集到的光线,使得指纹识别的速率更快,识别更精准。
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可选的,所述留空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膜层上的第一留空区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膜层上的第二留空区;所述第一留空区内填充有第一透光材料,所述第二留空区内填充有第二透光材料,所述第一透光材料与所述第二透光材料相同或不同。
将留空区设置在第一柔性膜层和第二柔性膜层上,可以方便留空区的加工,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在第一留空区和第二留空区内分别填充第一透光材料和第二透光材料,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同或不同的透光材料的分别填充至第一留空区和第二留空区中,从而提高了光线透过率的可选范围,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线透过率,从而达到提高指纹识别的速率和精准度的目的。
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可选的,所述第一留空区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柔性膜层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圆弧过渡角;所述第二留空区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柔性膜层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圆弧过渡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6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