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95838.3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3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义;宋广懂;彭康玮;余华金;申凤阳;刘萌萌;武志广;叶原武;朱丽娜;李鑫;龚雪婷;裴志勇;吕明宇;邢帅;朱恒君;唐龙;胡丽娜;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00;F28F9/00;F28F9/013;F28F9/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中心管 中心腔室 筒体 下端 换热管束 出口窗 出口管 入口窗 上端 流出 容纳 壳程流体 换热管 流体 管程 束流 体内 延伸 | ||
1.一种换热器,包括:
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从换热器的上端延伸至换热器的下端;
中心腔室,所述中心腔室用于容纳所述中心管的上部分,所述中心腔室一侧设有出口管;
与所述中心腔室连接的筒体,所述筒体用于容纳所述中心管的下部分;以及
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设于所述筒体内,并围绕所述中心管布置;
其中,管程流体从换热器的上端沿中心管流至换热器的下端,并从换热器的下端沿换热管束流至中心腔室,再从出口管流出;
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入口窗,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出口窗,壳程流体从所述入口窗流入并从所述出口窗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腔室包括沿换热器径向延伸的第一腔室和沿换热器轴向延伸的第二腔室,所述出口管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绕所述中心腔室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用于将换热器安装至浸没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并靠近所述支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上管板,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下管板,所述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安装至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下端设有下封头,所述中心管伸入所述下封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连接至所述下管板,并且连接处留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内设有流量分配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流量分配结构之间留有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设有弯曲段,用于补偿换热管束与筒体之间的热膨胀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的弯曲段沿环状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沿换热器的轴向排列的多个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换热管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之间设有多个拉杆,所述多个拉杆与所述多个支撑结构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拉杆具有弯曲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内设有排液管,用于排出换热器内残余的管程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58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空气蓄热系统
- 下一篇:管圈滚筒式换热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