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矮边墙泄水孔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4273.7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秦召;冯兴龙;杨正雄;于鹏;陈鸿;汤旭;石峰;王海刚;候亚波;汤勇洛;张敬;赵武超;谢克谋;孙明川;石同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胡静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矮边墙 泄水 排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矮边墙泄水孔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通过在隧道矮边墙底部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通过侧大异径三通管连接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通过等径三通管连接主排水管道,第一排水管右端还连接临时排水管道;本发明所述隧道矮边墙泄水孔排水结构,通过在第一排水管道右侧设置临时排水管道,能够在修筑初期进行临时排水,同时能够在水量较大的时期进行辅助排水,保证水沟电缆槽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水沟电缆槽施工出现混凝土离析和后续渗、漏水等工程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矮边墙泄水孔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隧道内涌水为隧道施工的一个主要难点。在制作隧道正洞内水沟电缆槽时,由于部分二次衬砌仰拱矮边墙上泄水孔出水量较大,以前“先堵后通”的施工方法并不适用于整体式沟槽模板,泄水孔管口封堵不密实,封堵后管内水压过大出现漏水,易造成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出现离析以及后续仰拱渗、漏水等各种工程缺陷。因此,如何将矮边墙上的泄水孔连接到正洞水沟也是富水段水沟电缆槽施工的一个重难点工程,水沟电缆槽内的泄水孔的连接直接影响水沟电缆槽的施工质量。
中条山隧道3#斜井正洞穿越灰岩段,地下水发育,多为岩溶裂隙水,呈股状涌水,自2017年3月3#斜井进入正洞至今穿越裂隙水发育段85处,局部发育小型溶洞,抽排水量最大达69000m3/d(2875m3/h)。管段内矮边墙泄水孔数量多,出水量大,水沟电缆槽施工难度大。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195760.7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穿越富水破碎带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方法。通过在小净距隧道的间隔岩壁上设置导水结构将用水隧道的掌子面上的涌水排放至另一隧道,增加涌水隧道排水排放流量。该发明基于围岩渗流场理论,保持小净距隧道开挖时左右隧道保持安全距离,采用非涌水隧道作为引水隧洞代替设置单独引水洞的排水方式,解决了山岭隧道涌水量特大情况下隧道施工需要设置单独引水洞的问题,缩短了隧道施工周期,减少了工程造价,降低了施工风险。但是该发明不能适用于隧道矮边墙泄水孔的排水。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810047843.1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水下隧道横向集水池,包括左线行车隧道、右线行车隧道、服务隧道,其特征在于横向集水池采用横向集水通道,在左线行车隧道、右线行车隧道、服务隧道的隧道下方设置有横向集水池,横向集水池的轴线与左线行车隧道、右线行车隧道、服务隧道的轴线垂直或近似垂直相交,在左、右线行车隧道内设置有边水沟,在边水沟沟底设置垂直方向排水引流管,横向集水池上设置有排水泵房。该发明能满足统一收集多个隧道内部废水,废水在收集完成后汇集在一个废水泵房内,进行处理、排除,大大减少了工程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集水效率,简化了集水系统的结构和构造,适用于海底或水下隧道建设工程领域。同样的,该发明不能适用于隧道矮边墙泄水孔的排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矮边墙泄水孔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保证水沟电缆槽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水沟电缆槽施工出现混凝土离析和后续渗、漏水等工程缺陷。
一种隧道矮边墙泄水孔排水结构,包括如下:矮边墙底部设有泄水孔,孔径85mm,泄水孔间距1.5m;泄水孔连接侧大异径三通管的中部接口,侧大异径三通管的侧面接口连接第一排水管道;第一排水管道右侧设有临时排水管道;第一排水管道上还连接等径三通管的侧面接口,等径三通管的中部接口连接主排水管道。
进一步地,第一排水管道为直径100mm的PVC管。
进一步地,临时排水管道采用消防水带制成。
进一步地,主排水管道为直径110mm的PVC管。
进一步地,第一排水管道设置在水沟电缆槽内,高度低于泄水孔露头高度。
进一步地,侧大异径三通管两侧接口直径为110mm,中部接口直径为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4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矸石充填组合捣实机构
- 下一篇:一种矿井瓦斯实时监测及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