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型码头及施工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3976.8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静波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田慧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头 施工 安装 方法 | ||
一种U型码头,其特征在于,具有平行布置的两侧码头主体,两侧码头主体的一端设置防波堤,另一端安装防波浪坞门;其中,所述的码头主体采用栈桥式结构,码头桥墩采用带有桩孔的沉箱构成;码头主体是在码头桥墩上安装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板构成的,码头主体上表面铺设有大机行走轨道,用于装卸船机顺码头岸线纵向行走;所述的带有桩孔的沉箱,包括沉箱本体,沉箱本体包括四周壁和内壁,以及内壁分隔而成的隔舱;所述桩孔内设置有钢桩,不同桩孔内的钢桩通过钢梁穿过连接孔相连接;包括多面体的固定座及其迎浪面的破浪柱;本发明的U型码头大幅度提高了船舶在港口的装卸效率,且节省了投资,降低了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和大型干散货船舶装卸作业的码头设计,特别是属于一种U型码头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无论是集装箱运输船舶,还是干散货运输船舶的大型化趋势越来越快,集装箱干线船舶的运输能力已达到18000-24000TEU。大型干散货船舶已达到40万吨。船舶大型化不仅对港口码头的水深及岸线长度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在港口的装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顺岸式码头的靠泊单边装卸作业的方式,无论其单机效率怎么提高,其船舶在港口的装卸作业效率所能提高的幅度都极其有限,港口的岸线资源的利用率,也无法成倍增加。同时,船舶大型化要求码头前沿水深、航道水深更深,港口原有的航道和港池水深都难以满足大型及超大型船舶进出港口的条件。无论是新建还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其投资都非常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码头及施工安装方法,将现行的顺岸式码头设计改成垂直于堆场的U型布置,达到被装卸作业船舶两侧同时进行装卸作业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U型码头,其特征在于,具有平行布置的两侧码头主体,两侧码头主体的一端设置防波堤,另一端安装防波浪坞门;其中,
所述的码头主体采用栈桥式结构,码头桥墩采用带有桩孔的沉箱构成;码头主体是在码头桥墩上安装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板构成的, 码头主体上表面铺设有大机行走轨道,用于装卸船机顺码头岸线纵向行走;
所述的带有桩孔的沉箱,包括沉箱本体,沉箱本体包括四周壁和内壁,以及内壁分隔而成的隔舱;所述沉箱本体的四周壁和内壁预留有竖直的桩孔,桩孔贯穿沉箱本体的四周壁和内壁;所述沉箱本体内桩孔处的内壁预留有连接孔;所述桩孔内设置有钢桩,不同桩孔内的钢桩通过钢梁穿过连接孔相连接;
所述的两侧码头主体的外侧和一端侧设置有自带的防波堤,由挡浪板和破浪桩组装而成, 破浪桩包括多面体的固定座及其迎浪面的破浪柱;所述固定座的前端斜面为迎浪面,其上设置有破浪柱,破浪柱的中心线与迎浪面垂直;固定座的后端上部预留有装配平台,固定座底部中央位置预留有装配槽;所述的装配槽与挡浪板上部相适配,装配平台与挡浪板下部相适配;
所述的防波浪坞门, 包括U型码头入口处安装的两扇对开的坞门,带动坞门开启或关闭的动力装置,以及控制坞门状态稳定的支护装置;坞门为密封的箱体结构,在U型码头入口的码头岸壁上设置有连接的铰链,联结坞门的近岸侧;在坞门未安装铰链的远岸侧,浸入水中部分有一个圆形的孔洞,在孔洞内安装有螺旋桨,螺旋桨由电力驱动;所述的控制坞门状态稳定的支护装置,是上述的U型码头入口预埋的坞门安装铰链外侧安装有立体的三角支架,立体的三角支架固定在码头岸壁上,立体的三角支架和与之连接的固定杆用于固定开启状态的防浪坞门;在关闭状态的坞门由刚性连杆与码头岸壁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所提供的U型码头的施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码头桥墩施工:
(1-1)将待安装沉箱的水下基床处理整平;
(1-2)将本发明的沉箱预制完成后,运输到安装地点,落座在处理后的基床上;
(1-3)沿本发明沉箱预留的桩孔向下打入钢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静波,未经王静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3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