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93953.7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茗;陈辉风;单勇;张靖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D33/08 | 分类号: | B64D33/08;B64D4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唐绍焜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辅助 动力 通风 冷却系统 | ||
1.一种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包括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舱体(1),在所述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舱体(1)上设有进气道(2),与所述进气道(2)连通设置有本体(3),在所述本体(3)出口处连接有喷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道(2)位于所述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舱体(1)前后舱体的进口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进气唇口开孔一(14)和若干进气唇口开孔二(15);在所述飞机辅助动力系统 舱体(1)前舱位置设置有电机(7)和齿轮箱(6),在所述飞机辅助动力系统 舱体(1)前舱设有前舱冷气导管(9),所述前舱冷气导管(9)呈环状围绕固定在位于前舱的所述电机(7)周围;在所述前舱冷气导管(9)的末端开有两个前舱冷气进气孔(8),在所述前舱冷气导管(9)上面向所述进气道(2)的一侧上开设有若干前舱冷气出流孔(10);在所述飞机辅助动力系统 舱体(1)后舱设有后舱冷气导管(12),所述后舱冷气导管(12)呈环状围绕固定在所述本体(3)与所述喷管(4)的连接位置;所述后舱冷气导管(12)末端开有两个后舱冷气进气孔(11),在所述后舱冷气导管(12)上面向所述进气道(2)的一侧上开设有若干后舱冷气出流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冷气进气孔(8)和所述后舱冷气进气孔(11)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进气唇口开孔二(15)和所述进气唇口开孔一(14)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冷气出流孔(10)和所述后舱冷气出流孔(13)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前舱冷气导管(9)和后舱冷气导管(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冷气出流孔(10)和所述后舱冷气出流孔(13)的数量均为12-1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唇口开孔二(15)和所述进气唇口开孔一(14)均匀分布在所述进气道(2)的进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唇口开孔二(15)和所述进气唇口开孔一(14)的数量均为4-6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管(4)外设有对所述喷管(4)进行隔热的保温层(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辅助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冷气导管(9)和所述后舱冷气导管(12)均采用轻质的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39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