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波长非相干光谱合束板条激光振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93822.9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2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杨晶;韩琳;彭钦军;许祖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S3/06 | 分类号: | H01S3/06;H01S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长 相干 光谱 板条 激光 振荡器 | ||
1.一种多波长非相干光谱合束板条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沿光路设置的高反射腔镜阵列(1)、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光学变换系统(3)、衍射光学元件(4)和输出耦合镜(5);
所述高反射腔镜阵列(1),由成阵列排布的n个可高精度调节的高反射腔镜构成,n个所述高反腔镜与所述输出耦合镜(5)构成n个独立激光谐振腔;其中,n≥3;n个所述高反射腔镜之间排布密集;
所述高反射腔镜阵列(1)还包括n个调节单元,与n个所述高反射腔镜一一对应连接,以调节所述每个高反射腔镜的角度,进而调节n束分孔径激光束的指向,以减小每一束激光在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沿宽度方向产生的像差;
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受激辐射形成n束平行的分孔径激光,n束激光的波长各不相同且分别在n个所述激光谐振腔内振荡;
所述光学变换系统(3),将从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射出的n束激光传输至所述衍射光学元件(4)表面;
所述衍射光学元件(4),位于所述光学变换系统(3)的焦平面处,将其表面的n束激光非相干光谱合束成一束激光后出射至所述输出耦合镜(5)表面;衍射光学元件(4)为刻线密度高于200线/mm的多层电介质光栅或体布拉格光栅;
所述输出耦合镜(5),将合束后的激光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射腔镜阵列(1)的n个高反射腔镜的表面分别镀有对于不同波长反射率高的膜,所述高反射腔镜阵列(1)为一维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射腔镜阵列(1)为一维阵列,且n个所述高反射腔镜之间排布密集为:每个所述高反射腔镜的直径不超过3mm,相邻的高反射腔镜的间距不超过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路变换元件(6);
所述光路变换元件(6)位于所述高反射腔镜阵列(1)和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之间,以分别调节n个所述高反射腔镜表面的n束光的指向,以使n束光平行入射到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变换元件(6)为变形镜或者半主动光学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模块(7),设置在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对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冷却,从所述高反射腔镜阵列(1)反射至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中的激光光路为“之”字形光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泵浦源(8),泵浦源(8)为半导体光源,为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提供高亮度泵浦激励,所述泵浦源(8)的运转模式为连续运转(CW)或准连续运转(QCW)。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换系统(3)包括:变换透镜(31)和主变换透镜(32);
所述变换透镜(31)将从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射出的n束激光传输至所述主变换透镜(32);
所述主变换透镜(32)将n束激光发射至衍射光学元件(4)表面;
所述衍射光学元件(4),位于主变换透镜(32)的焦平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2)的增益介质为Yb:YAG晶体、Yb:YAG透明陶瓷、掺杂有稀土离子的晶体或掺杂有稀土离子的透明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38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芯铝绞线快速剥线器
- 下一篇:一种激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