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化物含量测试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3184.0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灵;丁志成;陈成;王志军;王雁飞;高岚;崔建生;严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素庆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封外壳 反应试纸 氯化物 化学纤维 含量测试 时间指示 基材 检测 生产制造工艺 质量控制要求 硫酸铜粉末 表面附着 透明塑料 纤维材料 砂浆 铬酸银 硝酸银 原木浆 制备 混凝土 耗时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氯化物含量测试棒及其生产制造工艺,包括塑封外壳、反应试纸和检测时间指示条,塑封外壳由透明塑料构成,在塑封外壳的底部及两侧的上部均开有孔,在塑封外壳上沿纵向标有刻度,反应试纸的基材为原木浆纸或者纤维材料,在反应试纸表面及内部均匀分布有铬酸银和硝酸银,时间指示条的基材为化学纤维,长度与塑封外壳的宽度相适应,并且不超出塑封外壳边缘,在化学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硫酸铜粉末。本发明具有易于操作、精度高,检测过程耗时少,检测精度满足混凝土、砂浆质量控制要求,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拌混凝土及砂浆中氯离子含量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测定氯离子含量的氯化物含量测试棒,以及该氯化物含量测试棒的生产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中的氯化物破坏钢筋的钝化膜,形成腐蚀电流,极大地促进钢筋锈蚀的进程,是混凝土结构失稳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新拌混凝土及砂浆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检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硝酸银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直接电位法、离子色谱法等,这些方法无一例外对检测设备、检测条件及检测人员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很难推广。
根据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现状和混凝土、砂浆企业试验室能力水平,建筑行业迫切需要一种易于操作且精度较高的氯化物含量检测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涉及一种速度快、精度高的解决方法,操作十分简单便捷,检测过程耗时少,检测精度满足混凝土、砂浆质量控制要求,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氯化物含量测试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氯化物含量测试棒,包括塑封外壳、反应试纸和检测时间指示条,所述塑封外壳由透明塑料构成,在所述塑封外壳的底部及两侧的上部均开有孔,在所述塑封外壳上沿纵向标有刻度,所述反应试纸的基材为原木浆纸或者纤维材料,在所述反应试纸表面及内部均匀分布有铬酸银和硝酸银,所述时间指示条的基材为化学纤维,长度与塑封外壳的宽度相适应,并且不超出塑封外壳边缘,在所述化学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硫酸铜粉末。
一种氯化物含量测试棒的生产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含浸液:将质量百分比为2.45%、0.245%或15.0%的硝酸银溶液充满化学反应槽,所述化学反应槽的长度不小于1000mm,宽度不小于500mm,所述化学槽的搅拌温度为20±0.5℃;
b)配制喷雾处理液:将质量百分比为7.8%、0.78%或45.5%的铬酸钾溶液装入自动喷雾器的耐蚀溶液箱,所述自动喷雾器的流量设定为10mL/min-30mL/min;
c)、悬挂:将整张所述反应试纸2基材上端部固定在活动架的木夹上;
d)、含浸:将所述反应试纸2基材的下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溶液在毛细作用下上升至整张反应试纸2基材;
e)、首次干燥:将活动架上升,令所述反应试纸2基材脱离硝酸银反应槽,并移至干燥区,在干燥区内采用方向相对的两台温控吹风机,将反应试纸2基材吹干,所述温控吹风机的出风温度为20±0.5℃;
f)、喷雾处理:将首次干燥后的反应试纸2基材移送至喷雾区,自动喷雾器采用铬酸钾溶液喷雾分别对反应试纸基材的两面进行喷雾处理,至双面均呈现均匀的砖红色,此时适当调整喷雾器的喷雾流量及喷雾时间,避免试纸基材表面出现任何水滴或流淌;
g)、二次干燥:将喷雾后的反应试纸2移至干燥区内,在干燥区内采用方向相对的两台温控吹风机,将反应试纸2吹干,所述温控吹风机的出风温度为20±0.5℃;
h)、切纸:取下风干后的反应试纸2,将整张反应试纸侧切成长60mm,宽5mm的条形,切条后的反应试纸2的长度方向对应硝酸银溶液在反应试纸2中上升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未经南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31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